苏遏得金

苏遏得金

出自《太平广记》卷四百引《博异志》

 

天宝中,长安永乐里有一凶宅,居者皆破,后无复人住。暂至,亦不过宿而卒,遂至废破。其舍宇唯堂厅存,因生草树甚多。有扶风苏遏,倥倥遽苦贫穷,知之,乃以贱价,于本主质之。才立契书,未有一钱归主。

至夕,乃自携一榻,当堂铺设而寝。一更以后,未寝,出于堂,彷徨而行。忽见东墙下有一赤物,如人形,无手足,表里通彻光明,而叫曰:“咄!”遏视之不动。良久,又按声呼曰:“烂木,咄!”西墙下有物应曰:“诺!”问曰:“甚没人?”曰:“不知。”又曰:“大硬锵!”烂木对曰:“可畏!”良久,乃失赤物所在。

遏下阶,中庭呼烂木曰:“金精合属我,缘没敢叫唤?”对曰:“不知。”遏又问:“承前杀害人者在何处?”烂木曰:“更无别物,只是金精。人福自薄,不合居之,遂丧逝,亦不曾杀伤耳。”

至明,更无事。遏乃自假锹锸之具,先于西墙下掘。入地三尺,见一朽柱,当心木如血色,其坚如石。后又于东墙下掘两日,近一丈,方见一方石,阔一丈四寸,长一丈八寸,上以篆书曰:“夏天子紫金三十斤,赐有德者”。遏乃自思:“我何以为德?”又自为计曰:“我得此宝,然修德亦可禳之。”沉吟未决。

至夜,又叹息不定,其烂木忽语曰:“何不改名为‘有德’,即可矣。”遏曰:“善。”遂称有德。烂木曰:“君子傥能送某于昆明池中,自是不复挠吾人矣。”有德许之。明晨更掘丈余,得一铁瓮,开之,得紫金三十斤。有德乃还宅价,修葺,送烂木于昆明池。遂闭户读书。三年,为范阳请人幕,七年内,获冀州刺史。其宅更无事。

 

译文

唐天宝年间,长安永乐里有一所凶宅,住在里面的人没一个不败家的,以后便长期空置。即使有人暂时居住,不超过一宿便死掉了。宅子因此荒废,仅剩厅堂还完好,院子里长满荒草杂树。有个扶风人叫苏遏的,劳苦贫困,一无所有。得到这消息,便用很低的价钱从屋主那里典押了这所房子,仅仅立了契约,还没付一文钱。

到了晚上,苏遏自带一张床榻,在大厅里铺好就寝。因心中不安,过了一更还没睡着,走出厅堂,在院中忐忑徘徊。忽见东墙下有个红色的家伙,大略像人,却没有手脚,里外透亮发光。那东西招呼道:“嘿!”苏遏盯着它,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儿,那东西又压低声音招呼:“烂木头,嘿!”只听西墙下有个声音回答:“在。”那东西又问:“这里是什么人?”被称作烂木头的回答:“不知道。”那东西又说:“是个难对付的家伙!”烂木头回应说:“真可怕!”又过了好一会儿,红色的怪物消失不见了。

苏遏走下台阶,在庭院当中招呼说:“烂木头,金精应当归我所有,因何敢大呼小叫?”西墙下的声音回答:“不知道。”苏遏又逼问:“从前害人的怪物在哪里?”烂木头回答:“没有别的怪物,唯有金精。是那些人福分浅薄,不应该住在这里,因此丧了命。没有谁去杀害他们。”

直到天亮,再也没发生别的事。苏遏独自借来铁铲等工具,先在西墙下开掘,挖地三尺,挖出一段朽烂的木柱,柱芯却呈血红色,坚硬如石。然后又在东墙下挖,一连挖了两天,深达一丈,才见到一块大方石,有一丈零四寸宽,一丈零八寸长。上面用篆书刻着:“夏天子紫金30斤,赐有德者”。苏遏独自盘算:“我哪里算得上有德呢?”但又自己合计说:“我得了此宝,然后再修炼德行,大概也能除灾禳祸吧?”犹豫不决。

到了夜晚,仍在叹息沉吟。忽然那块烂木头说:“你如果改名叫‘有德’,便可以了。”苏遏恍然大悟,说:“好。”于是改名叫苏有德。烂木头又建议说:“您若能把我送到昆明池中,从此我便不会再害人了。”苏有德答应了。第二天早上,在石板下又挖了一丈多深,掘得一口铁瓮,打开来,得到30斤紫金。苏有德用这些钱偿还住宅的房价,又对宅子加以修缮。同时把烂木头送到昆明池中。苏有德从此闭门读书,3年以后,范阳节度使请他去做幕宾。七年以后,苏有德又当上冀州刺史,官运亨通。那宅子再也没发生什么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