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创新

一、内容创新

1.以主持人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阅历拓展节目的艺术空间

主持人的个性和人生经历是节目的一笔宝贵财富,它是最不容易被模仿和复制的,在节目的组成元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持人既是谈话的参与者,又是谈话的实际组织和控制者,主持人个人的风格和魅力是谈话类节目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如时下火热的网络脱口秀节目《晓说》,其成功和主持人高晓松在音乐创作、电视编剧等方面的才气及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密不可分。只有在节目中凸显个性风采,展现自我魅力,才能取得他人无法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个性包括主持风格、语言及其自身成长经历、情感体悟和知识阅历的积淀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有利于主持人与各种嘉宾和观众进行沟通,使得主持人与嘉宾在谈话中,自然而然地将生活经验和人生真谛传达给观众,给观众以启示。一名优秀的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基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不断从生活中汲取“养料”,增强生活实感。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主持人才能在与嘉宾的交流中感同身受,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嘉宾的表达欲。以《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三档谈话节目为例,它们都是以主持人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制作基础而形成的三种不同风格的电视谈话节目。

杨澜知性、大气。2001年,杨澜创办并主持《杨澜访谈录》,栏目内容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热点,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为中心,透过成败得失体现百味人生,探讨现象背后隐含的价值观念。杨澜以知性主持人的形象登场,端庄优雅的外形、干练的声音、清新的笑容、充满智慧的发问以及高度概括性和哲理性的话语,是其他节目主持人所不具备的个性魅力。她的节目没有绯闻,没有隐私;同时,该节目坚持走精英路线,受访者均是各领域内值得尊敬的翘楚。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杨澜与这些嘉宾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他们传奇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陈鲁豫亲民、随性。香港凤凰卫视于2002年开办了《鲁豫有约》,栏目定位为“寻访昔日的英雄和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人们的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记录谈话模式,充满人情味”。主持人鲁豫以邻家女孩的形象示人,机智敏捷、沉稳淡定,她招牌式的微笑和内敛谦和的态度,是降低嘉宾心理防线的“有力武器”。栏目所采访的嘉宾更偏重于平民,他们不一定每个都是名人,但每一个却都是有故事的人。在栏目中,鲁豫邀请观众和她一起聆听嘉宾讲故事,任何职业和阶层的嘉宾到了那里,都只是一个普通的“说故事的人”。

李静娱乐、率真。安徽卫视于2009年开播《非常静距离》,节目名称中的“静”取自主持人李静的名字,也借“静”与“近”谐音,表达最“近”距离接触被访人物的节目特色。节目在选择嘉宾时,紧贴娱乐圈热点并与重点剧目及大型活动互动,分享明星的幸福,关注明星的情感。主持人李静打扮时尚靓丽,带给人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感觉。李静为人率真、坦诚,阅历丰富,在娱乐圈中就是一位知心大姐,很多被访对象都是她的圈中好友,因而她对嘉宾的个人资料或相关情况非常熟悉。李静会在节目中适时地插入表演,渲染热闹和搞笑的谈话气氛,进而引起被访人的谈话欲望。她还将话语权交给公众,引导嘉宾走下台和粉丝站在一起,让现场观众谈论对嘉宾的印象、讲一些轶闻趣事,使观众和嘉宾之间真正实现互动。

以上三档谈话节目是由三位个性完全不同的女性主持,这使得它们呈现出三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并且都获得了公众的认可。杨澜的大气和沉着,鲁豫的聪慧和随和,李静的率真和坦诚,她们均以自身的个性魅力和丰富的阅历将一档谈话节目打造成充满人文气息的艺术空间。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内,各自都展示着无限的艺术魅力。

2.引入民间话语,融合访谈和讲述等多种方式

过去的谈话节目更多注重的就是“谈”,编导设计好问题,主持人在节目中与嘉宾进行对答式的交流。这样虽然也能使观众的疑问得到解答,但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嘉宾的真个性、真自我。现在的谈话节目开始注重让嘉宾主动地去表达,并且节目本身会以一种讲述的方式还原真相,用故事化的手法讲述真实的事件。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艺术人生》和《讲述》两档节目为例,它们都很注重嘉宾的自我表达,善于用故事化的方式呈现整个交流过程。

《艺术人生》是中央电视台在2000年底推出的一档谈话类节目,每期邀请一位文艺界明星,与主持人和现场观众一起回忆过去的艺术和生活。节目追求“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以人文关怀的视角,与嘉宾共享其人生故事和心路历程。主持人朱军总是能抓住嘉宾故事里的细节之处,触动嘉宾的落泪点,让其主动展示真实的情感和真诚的自我。该节目还善于调动艺术手段,如运用戏剧元素——分幕、布局、道具等,深入挖掘明星身上的闪光点和矛盾冲突。

《讲述》栏目是央视十套于2001年7月9日开播的,其节目由访问人与被采访人的谈话构成,以被采访人的讲述为主,访问人的声音和形象并不出现在荧幕上。周末版则有专家、嘉宾以及演播厅的观众对讲述中有疑问的情节和有争议的观点进行讨论。不同于《艺术人生》,它所讲的是平民阶层人士的朴素而又典型的生动故事,注重民间话语的引入。可以说,《讲述》是谈话节目形态的改良版,节目中没有主持人,以故事本身为主,以讲故事的人为辅。该节目所张扬的是个人的情感,强调的是情感本体的最佳叙述。从选题到录制编审,该节目都十分关注故事里面是否蕴含着能够打动人心的真情,情感的流露是否自然,情节的走向是否畅达[15]。人们通常称《讲述》为“一锅用泪水煮沸的心灵鸡汤”,正是因为节目通过讲述的方式流露出的真实情感非常打动人。

3.追求事件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电视谈话类节目长期运作的基础,只有尊重事实真相,才能赢得观众的信任和支持。一些谈话节目的嘉宾充当的是演员的角色,在这档节目中是一名医生,在另一档节目当中则可能是一个没有工作的单身母亲。更有甚者,有些嘉宾有专门的经纪人,负责预约不同的谈话节目。所以,要确保真实性,主持人、嘉宾和谈话内容都要做到真实。主持人应该具备平民的气质,秉持最本真的态度。在前期策划的过程中,主持人就要参与其中,主动搜集资料。如果可能的话,主持人最好能到当事人的家里进行深入了解,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最真切的体验。做好了这些前期准备,主持人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嘉宾的背景和情感世界,在谈话的过程中找准切入点,实现真正的互动。为了避免嘉宾在电视镜头前讲套话、空话,主持人要尽快消除嘉宾的恐惧或不信任感,引导嘉宾以最平实的语言说出内心所想。另外,节目还可以通过纪实影像再现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嘉宾的言谈举止,揭示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最为平民化的真实本色,这也正是观众所期待的。央视《新闻会客厅》的制片人包军昊认为:“伪谈话”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认识或者是意识的问题[16]。脱离真实因素的谈话是不应该存在的,它违背了生活的本真,犹如无根之木,缺乏生命力。

4.体现人文关怀,但要避免煽情或一味地演绎悲情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价值、生存意义以及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终极关怀。也有学者将“人文关怀”的含义概括为三个方面: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所谓人文关怀,即是以人的本性、人生的意义去追问人的行为的终极价值[17]。体现在电视节目中的人文关怀则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和对未来的一种思考。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关切和尊重。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要注重个人心路历程的真实呈现,更要以朋友之心对待嘉宾并给予尊重和理解,避免为讲故事而不断地演绎和煽情。节目的人文关怀是通过揭示平凡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来体现的,它所弘扬的是蕴含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美德。不断地放大社会中的悲情成分容易误导社会大众,更会加剧不良社会情绪的形成。谈话节目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看待社会现象,引导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观众一起从平凡事件中寻找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