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频道创新

四、频道创新

从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体育节目形态创新的关键在于科学而完整地建立节目体系。但是如何使频道收视率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稳定的发展期,不仅是奥运频道在奥运会结束后必须面对的现实议题,同时也是中国电视体育节目在“后奥运时代”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与之前各节目单兵作战、节目间缺少关联性不同,现在体育节目的编排更趋向集群化、板块化,从而达到“1+1>2”的效果。根据集群化规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频道内栏目间、台内频道间以及不同电视台间的合作。

1.频道内栏目间的合作创新

电视属于线性传播模式,同一频道内的节目为顺序收视,因此栏目的集群化播出具有连贯性强的优点,定位较为清晰,易于吸引观众的持续注意力,也可以彰显频道的特色。如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CCTV-5更名为奥运频道,专为奥运开设了数个节目:报道奥运会准备情况的《奥运进行时》、体育纪录片栏目《奥运岁月》(《体育人间》改版)、人物专题节目《我的奥林匹克》、体育游戏与科普节目《奥运城市行》(《全明星猜想》改版)、体育教育节目《奥运ABC》以及回顾历届奥运历史的《奥运传奇》和《奥运经典》。除了专门的节目外,奥运频道还为第一次进入奥运会的武术项目专门开设了《武林大会》,为普及武术知识、增加群众武术热情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在常规的新闻节目等其他节目中,也大量提到和奥运有关的信息,整个奥运频道成为一个整体,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升温开足了马力,取得了单个节目或单次活动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2.台内频道间的合作创新

现代大型赛事中,经常会出现一天数场比赛的情况,单靠一个频道的力量无法实现全部转播,而必须忍痛割掉很多赛事资源。另外,因为覆盖范围、观众接受习惯等原因,单纯依靠某一个频道很难覆盖全部有兴趣的观众,因此台内频道间的合作便成题中应有之义。因同属一台,台内各频道合作起来阻力较小,另外也可发挥各频道独特的优势,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进行相关报道。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除了CCTV-5全程播出奥运赛事外,CCTV-1、CCTV-2、CCTV-3、CCTV-7、CCTV-12以及新闻频道、奥运高清等频道也中断了很多栏目的正常播出,加入到赛事转播的队伍中来。整个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形成了立体报道模式,将奥运赛事立体地、全景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3.不同电视台间的合作创新

在中国体育电视界,拥有绝对“老大”地位的央视垄断了诸如奥运会、世界杯这样几乎所有大型赛事的转播权,处于弱势方的地方媒体则通过电视台间的合作来提高竞争力。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由福建电视台牵头,湖南、湖北、江苏等20多家省级电视台合作联合播报奥运的模式形成。这样的合作打破了地域界限,能够发挥各电视台的优势,形成合力,让观众欣赏到了更多更精彩的体育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