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式
综艺节目拥有拼盘式的节目模式,节目一般由几个小板块所组成,这些小板块即使被切分开来依然能够独立存在。目前,大部分综艺节目相互借鉴和模仿,节目的形式大都是由创作者把节目不同的板块重新进行组合而形成的。因此,形式上的创新一般可分为四种:模仿借鉴、改造、部分借鉴和原创。
(1)模仿借鉴成功模式。
许多综艺节目都是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节目模式所创立的,通过借鉴其模式,节目在开创之际可以减少风险。例如美国ABC的《谁比我糗》就借鉴了日本的体能竞技类节目《极限体能王》的模式,设置了几个关卡,在每个关卡中设置怪异的环节让挑战者闯关,成功闯过所有关卡的挑战者将获得奖金。挑战者闯关时主持人在一旁充当解说员,与《极限体能王》相似,当挑战者失败跌入游戏环节底下的脏水时,解说员并不是严肃地告知观众说他失败了,而是以幽默的方式调侃这些失败者的状况,把挑战者在节目中的丑态大大放大。
在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中,通过模仿借鉴来丰富自身节目内容,或者完全模仿的节目不在少数。例如《快乐大本营》借鉴了香港的《综艺60分》,《幸运52》借鉴了英国的《Go Bingo》,《开心辞典》的模式来源于《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深圳卫视的《谁比谁聪明》、陕西卫视的《不考不知道》和台湾的《百万小学堂》借鉴了美国的真人秀节目《你比五年级小学生更聪明吗》。虽然这些节目都模仿了已有的成功模式,但在播出一段时间后都会不断地在板块中进行改造。也可以说,模式的借鉴给节目开了个头,接下来完全照搬而依然受欢迎的节目是极少的。例如,湖南卫视曾经尝试从海外引进版权,并照搬照抄国外模式,制作了《以一敌百》,但是由于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效果不尽如人意。
模仿借鉴打开了创新的视野,但也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模仿借鉴本是无可厚非的,而过度依赖模仿借鉴却可能造成创新意识匮乏、原创节目少、节目同质化程度高、抄袭克隆成风等问题。另外,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收视来源,大量国外、港台地区的电视综艺节目涌入观众的视野。这意味着,通过模仿借鉴所能带来的新鲜感逐渐失去,甚至可能引来诸多的批判。
另一方面,模仿借鉴、购买节目版权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商业行为。然而,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过分依赖“舶来品”在无形中削弱了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模式的借鉴和模仿只是综艺节目创新的开始,一档节目的寿命长短依然取决于创作者能否在模仿过程中突出自己的特点。因此,大部分的综艺节目在借鉴模式后都必然走向下一个创新阶段——改造。很多学者把这类创新称为“本土化”创新。
(2)改造。
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使节目能够适应本国的需求,并在模仿借鉴的同时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改造必不可少。如前面所提到的《快乐大本营》、《幸运52》和《开心辞典》等,这些节目就在模仿借鉴国内外成功节目模式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改造,使节目恰到好处地融入现有社会环境之中,并逐渐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本土化改造除了在内容和价值观上迎合特定文化背景和观众收视习惯外,也可以在形式和包装上下工夫。例如,东方人的家族观念让许多节目引入“家族式”的主持阵容,《快乐大本营》于2006年成立了“快乐家族”主持群,由何炅、李维嘉、谢娜、杜海涛、吴昕五人组成,他们像一家人,给观众以亲切感,携手舞台上的嘉宾和舞台下的观众,为人们带来欢乐。韩国SBS的《家族诞生》更是延伸了家族的概念,把每一期都设定为一个家族的成立,嘉宾也可以“暂时”成为家族的一部分,一起到野外的乡下去,共同干活、游戏、做菜等。
(3)部分借鉴。
为了避免过度抄袭,许多综艺节目选择性地借鉴其他综艺节目的板块,其中最常见的是借鉴节目的游戏、规则、摄制方式和特效。
第一,游戏借鉴。直接借鉴节目中的游戏是大部分综艺节目都会涉及的借鉴方式,有奖问答、闯关、表演和障碍赛都是不断被借鉴的游戏类型。例如,韩国SBS的《Running Man》中就曾经借鉴了香港无线电视台《超级无敌奖门人》中的“超级无敌画公仔”和“超级无敌大电视”,让一组艺人用画画或比划动作的方式来让队友猜字或句子。其实,这类“比手画脚”的猜谜游戏在我国台湾地区的综艺节目中也经常会出现,如《超级星期天》早期就一直设有《超级比一比》单元,玩的就是“比手画脚”的游戏。另外,美国FOX电视台于2008年推出的《墙上的洞》借鉴了日本节目《穿墙》(直译为“脑力墙”)的游戏概念,让参与者在游泳池中央等待迎面而来含不同形状的洞口的墙壁,这些形状奇特的墙洞是参与者在比赛开始才看到的,他们必须在几秒钟内摆出与墙洞形状相配的姿势方可穿越,成功穿越这些墙洞的参与者才能过关,否则参与者一旦掉入水中就遭遇淘汰。这个游戏也曾被香港的《铁甲无敌奖门人》借鉴过。
第二,规则借鉴。综艺节目大部分是以不同的单元或板块拼接在一起形成的,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奖励或惩罚制度。日本和韩国的综艺节目大部分以失败者遭受处罚的形式作为节目规则,一般会让失败者出丑或是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例如,在日本的《极限体能王》和《穿墙》等闯关竞赛综艺节目中,失败者都会遭遇污水的“吞噬”,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也借鉴了这种处罚方式,失败者会落入水中。益智类综艺节目则大部分使用奖金累计的方式作为奖励,这种奖励方式早期被美国的有奖问答节目《幸运之轮》和《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所运用,如今已被央视的《开心辞典》、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等节目所运用。
第三,摄制方式借鉴。录制综艺节目的方式有几种,包括棚内直播、外景直播、棚内录播、外景录播以及这几种方式的组合。大部分综艺节目,都是选择棚内录播或外景录播,或是这两者的组合。长期棚内录播会让观众感到枯燥,没有新鲜感,所以一些节目会根据不同节假日推出特别版本,做一两期的外景录制,给观众带来惊喜。例如香港的《铁甲无敌奖门人》就曾经推出国外版,到马来西亚的水上乐园进行拍摄,这样不但使得节目在马来西亚增加了人气,也给香港观众带来节目不一样的一面。
第四,特效借鉴。节目的风格决定了对特效的要求,棚内拍摄的综艺节目除了搭配引人注目的背景外,还可以以服装、音乐等来营造特效。此外,片花的设计和字幕出现方式也是如今许多综艺节目会注意的细节,例如每当嘉宾说话时,制作方可以用漂亮的画框等视频效果和音乐搭配予以凸显,也可以用字幕等方式重复嘉宾所说的话。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中,每当嘉宾在玩追逐游戏时,固定嘉宾金钟国一出现,银幕上就会打出“强者钟国”四个字,并配上紧凑的音效。这种方式成了金钟国登场时独有的剪辑方式,而“强者”也成为粉丝们称呼他的绰号。从不同的综艺节目中借鉴某个或某些特效后,再把这些不同的特效进行重新组合,根据当地观众的喜好进行本土化改造,可以创作出别具风格的新节目。
(4)原创。
中国加入WTO后,电视媒体面临的竞争随之加剧,电视产业处在内挤外压的环境之中,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无疑加剧了这种状态,而这也正是电视综艺节目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成功的“借鉴与改造”固然可以提升节目在国内的竞争力,却并不足以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同样占有一席之地。缺乏自主创新的力量,进而导致成功的原创节目匮乏,这必然会给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因此,原创是电视综艺节目在今后的生存、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也是节目能否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的关键。当然,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原创节目亦不可急于求成,模仿、借鉴、学习、改造都是实现原创作品成功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原创作品的生存和发展则需有相应的完善的内容生产机制做保障,包括政策、资本、人才、技术等各个方面。
韩国综艺节目《两天一夜》和《家族诞生》就是两个极为成功的原创例子。在这两档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组成一个家族,每期节目共同到乡下,请乡下的一户老人家到首都去旅游两到三天,在这期间他们必须帮老人家干活,直到他们旅游回家接手。因此,这些活成了老人给家族成员的任务,他们通过竞赛等方式决定谁做哪一类工作。在乡下的两三天中,观众可以看到艺人们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原生态的一面。节目将艺人们平民化,这是极具创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