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务对象
1.对象属性
按服务对象的属性来划分,种类繁多,与此相适应,也就有了不同形态的节目。
如《幸孕快车》就是专门针对“孕妇”这一相关群体的节目。节目每期的话题如“避孕的误区”、“谨防先兆流产”、“谈谈月子餐”、“如何温柔断奶”等将怀孕及生产前后整个过程的相关知识予以介绍,是育龄妇女很好的教科书。
由中央电视台教育台和江苏卫视于2010年12月联合打造的职场类栏目《职来职往》,主要针对每年几百万毕业的大学生求职者以及其他重新求职者。节目通过给大学生提供就业平台,关注就业,讨论就业,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矛盾,有利于正确择业观的形成。
北京电视台的《我爱我车》、浙江电视台的《车行天下》等节目均是以“汽车爱好者”为收视对象的节目。通过为这些人提供相应的汽车资讯、维修、保养知识等从而吸引他们的关注。
另外,每个时期都有一些富含时代特色的群体或现象,比如剩男剩女、家庭纷争等。针对这些群体和现象于是诞生了相应的生活服务节目。
2011年湖南卫视推出的《把谁带回家》,是首创的“中国第一档家政类真实选择节目”。节目在全国甄选各类优质家政人员,每期供四到五个幸运家庭挑选,提供了新的招聘保姆的方式。同样,浙江经视推出的《金牌保姆》,也深入挖掘该服务领域,观众如果看到有合心意的保姆,可以致电栏目组“抢人”。
《非诚勿扰》专门策划了英国、法国、加拿大、澳洲等专场,为广大海外华人及外籍人士提供相亲平台,扩大了自身服务范围。
《新老娘舅》是SMG的一档调解类民生谈话节目,节目的口号是“家长里短不用愁,都来找我们老娘舅”。“老娘舅”最初是上海人对有威望、热心的矛盾调解人的称呼,过去的上海大家庭中如有纷争,常会请出娘家年长的娘舅出来说道理,平息事端[16]。观众如果存在家庭纷争方面的困难可以向电视台求助。节目通过邀请不同的“老娘舅”如人大代表柏万青、媒体人黄飞珏等,帮助当事人分析问题,给出建议,从而调解矛盾,服务百姓。
2.对象年龄
服务对象按年龄可以划分为不同阶段: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特征。根据不同群体的身心特征,可以策划不同的节目。例如英国BBC的两个儿童频道CBBC和CBeebies就把英国1 200万儿童观众细分为2岁以下、2—4岁、4—6岁、6—8岁、8—10岁、10—12岁诸多阶段;BBC3的目标受众的年龄段是14—23岁[17]。这样的划分达到了无缝对接,使节目更有针对性,相应的受众选择完某档节目后不需要对内容再进行二次筛选。在这一方面,我国还有待改善。
中央电视台的《智慧树》是一档针对3到6周岁学龄前儿童的节目。节目设计符合儿童爱游戏、爱模仿、充满好奇心、发育不成熟的特性。节目生动活泼,浅显易懂,每天有不同的板块,《请你像我这样做》、《巧巧手》、《我爱变魔术》、《我创意我做主》、《科学泡泡》、《宝贝2+1》几大板块从不同内容来培养孩子相关智能。
《开讲啦》是中央电视台于2012年推出的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每期邀请一位青年心中的榜样如王石、邓亚萍、杨利伟、郎朗、陈坤等成功人士演讲,并与十位青年对话,分享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青年人对国家、自身命运等不同方面的疑问,是对青年思想的启迪。
《夕阳红》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一档节目,每期通过杂志型的编排方式,介绍某位老人的生活,关注与老人相关的新闻事件,介绍一些健康生活技巧等,以此来关注老年生存状况,弘扬老年文化,使节目拥有了大量忠实的老年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