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文化的巧合吗
伟大的意大利诗人但丁·亚利基利,在他的名著《神曲》里,写了地狱、净界、天堂,第一部分就是《炼狱》。但丁诗中的地狱,形似一个大漏斗,底在地球的中心点,口在北半球。但丁设想北半球为大陆地,而耶路撒冷为其顶点;南半球都是海水,净界的山就孤立在水面上,正和耶路撒冷成为对极,那里不是生人所能到的。《炼狱》第二十六篇说尤里斯航行到南半球,望见一座高山,旋为大风所覆没。紧贴漏斗的内壁是一圈一圈的圆环,愈向下面就愈小,直到地心,共有九圈,罪人的灵魂则按罪恶的大小定其所处的深浅。在但丁描写的地狱中,第一圈是候判所,为未信耶稣教者所居;第二圈是犯色欲罪的人所居,他们的灵魂在狂风中飘荡;第三圈是犯饕餮罪的人所居,他们躺在浊雨巨雹之下;第四圈呆着贪吝者和浪费者,他们推着重物,互相碰撞;第五圈是一条斯的格河,愤怒的灵魂在河中恶斗;第六圈里是一些受到惩罚的邪教徒;第七圈里住着强暴者,他们因罪行的轻重不同而被处以不同的刑罚;第八圈里是行骗者所居,这些行骗者分为淫媒、阿谀奉承、圣职买卖、预言未来、贪官污吏、伪善君子、偷盗窃贼、劝人为恶、挑拨离间、凭空捏造十种;第九圈是一个冰湖,罪人都冰冻在里面。地球的中心为万恶之首的魔王路古铁道罗即撒旦所居。
无独有偶的是,在中国也有大量关于地狱的传说。中国唐代画家阎立本绘有《地狱变相图》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人们想象的地下世界。四川大足石窟至今保存着南宋时雕琢的地狱变相摩崖造像,除地藏菩萨及十冥王相外,地狱变相分18组,有刀山、镬汤、寒冰、黑暗、截膝、饿鬼、粪秽等地狱。洪迈《夷坚志》、蒲松龄《聊斋志异》、恭福成《庸庵笔记》和王韬《淞滨琐话》等书中,均有关于地狱的描写。中国传说中的地狱不分“圈”而分“层”,其数为西方的两倍,即所谓十八层地狱。佛教有一部《十八地狱经》述说十八层地狱受苦之惨状。
东西方的地狱之说,无非是宗教家劝人不要作恶之意,故以地狱的酷刑儆之。
但从另一面理解,则东西方人都认为地下尚有另一世界,这与UFO研究中的“地内文明说”不谋而合,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