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乖的你,还好吗

不乖的你,还好吗

对于一个向现实低头的人来说,看到愿意为自己的梦想拼搏的人,心里总是有一股说不上来的滋味。如果这些人成功了,我就会想,假如当时我自己也肯继续努力,是不是也可以到达自己希望到达的目标呢?

大学时期,我曾在一家电台做实习生。电台里有一档节目叫作“少年的烦恼”,听众群定位在13~18岁的少年。

我是实习主持,如果主持人陈远哪天有事情,我就必须替班主持。

陈远的性格是干脆利落的,少年打电话进来诉说烦恼,陈远快刀斩乱麻,主要意思就是告诉他们,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可是,如果真的有困难,他也会想办法帮助解决。比如,真的是家庭原因读不起书,或者是因为父亲离婚不管孩子,导致孩子困顿无助,能借助法律手段解决的,陈远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天晚上,他因为一个活动脱不开身,临时打了电话给我让我替班。

我握着电话,手心里全是汗。

陈远说:“桐桐,你没问题的,一定可以的。”

他当然只能鼓励我,我也不能辜负他的鼓励,硬着头皮进了直播间。“开场先放一段音乐”,我看了看编导打出的话,深呼吸了一口。

自我介绍是在极度紧张的时候做的,所以后来听录音的时候,觉得那不是我的声音。编导笑着说:“还好,你放慢了语速,没有出错。”

可是,问题要只是这样简单,也好办了。接了几个孩子打来的电话,都是诉说自己与同学或老师的矛盾。

这些我倒是还能应付。看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还剩下不到二十分钟,我暗暗放松,心想今天就这么过去了,有惊无险。

可是,导播忽然指了指屏幕,那上面有几个字,是他打的,写着:“你要不要听这个电话?”

我问:“什么电话?”

导播说:“有点棘手。”

我想了想,如果挂掉了电话,当然也不会有任何人投诉,但是我鬼使神差地打了几个字:“接进来。”

电话是一个男孩子打进来的,他说:“我叫岳鹏,这是我的真名。”

我说:“岳鹏,你好,你打进来电话,想说什么呢?”

他说:“如果我是你的孩子,我逃课打游戏,你会不会打我?”

一时之间,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导播在外面指了指信号灯,意思是如果不好回答,他就直接帮我挂断电话。

我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示意他不要挂电话。

我如实回答:“如果我的孩子将来这样,我需要想一想该怎么办。”

他说:“如果你的孩子忍受不了你的毒打,离家出走了,这个是孩子的错吗?”

我问:“你现在离家出走了吗?”

他沉默,没说是,也没有否认。

我问:“岳鹏,你离家出走,是因为你父亲毒打你,还是因为你打游戏不想回家?这是两回事,你需要弄清楚。”

他停了一会儿,说:“我当然弄得清楚,我打游戏,他觉得是错的事情,劝我,我不听,继续打,继续痴迷,所以他毒打我。”

他思路清楚,表达清晰,我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说:“他怕你耽误学业。”

他没有回答,隔了一会儿,我都以为他挂断了电话,他又说:“其实,我真的不喜欢学习的,我很爱打游戏,特别爱,我想进入专业的团队,我想做一份只打游戏的工作。”

我并不了解这个行业,我也没有陈远那么丰富的经验,我无法给他任何有效的意见。

我说:“你如果努力的话,是不是就能成功?”

他沉默起来,没有说话。有好一会儿,导播示意我挂断电话,他敲了一行字在屏幕上:“有别的电话要打进来。”

可是,我也没有挂断电话。我们都沉默的时候,导播放了一段音乐。

音乐没有停,岳鹏的声音响起,他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一定要这么做。”

我说:“如果你一定要做,也一定要与你父亲好好沟通。”

他说:“我们的观点不同,沟通也不会有好结果。”

我说:“那也要沟通,如果你不说,他也不说,事情会朝着更糟糕的方向走。”

他又在那边沉默了起来,我问:“岳鹏,你能否告诉我你的年龄?”

他说:“我十四岁。”

后来,陈远跟我说:“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也算是少见。”

我想,他有什么主见啊,不过就是想要疯狂打游戏而已。

我说:“如果给他两年时间,疯狂打游戏,最终的结果是他自己后悔罢了。有几个人可以进专业团队,又有几个人可以真的靠着打游戏过一辈子?”

我记得当时陈远看着我时是一脸错愕的表情。

他说:“我以为,你会鼓励这个少年。你是说,你一直在打击他吗?”

我说:“我没有打击他,但是也劝告他回头是岸。”

陈远摇摇头,再没有说什么话。实习结束之后,我便离开了电台。和陈远,我也没有再联系过。我想,我们的价值观真的不同。

我早早认为生活要实际一些,不要好高骛远。可是,陈远觉得,没有梦想的生活,便等于是行尸走肉。

再后来,我大学毕业,进入公司工作。每天朝九晚五,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天天看着朋友圈中别人的精彩日子,心里暗暗困惑。

我问原来在电台工作的朋友:“那档青少年节目,现在还在播吗?”

朋友说:“已经不播了,两年前停掉的。陈远去做网络节目了,你不知道吗?”

去做网络节目?我想起他曾经和我说过的话,他说:“我想要一个更自由、更开放的平台,让我们讨论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可能。”

我按图索骥,找到陈远的那个节目。那是个辩论节目,大家讨论一个话题,秉持各自观点,又互相尊重。一场辩论下来,也许没有得到任何结果,但是对于听者和参与者而言,都是莫大的精神进化。

陈远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没有让自己失望。我忽然又想起那个叫岳鹏的少年,那个一心想要进入专业团队的少年。他真的如愿以偿了吗?

我看了陈远的节目,写了一封邮件给他,恭喜他做到了他想做的事情。我没有想到他会回复我的邮件。

对于一个向现实低头的人来说,看到愿意为自己的梦想拼搏的人,心里总是有一股说不上来的滋味。如果这些人成功了,我就会想,假如当时我自己也肯继续努力,是不是也可以到达自己希望到达的目标呢?

但是,我害怕的是努力之后,并没有好结果。

陈远回复了我的邮件,他问我:“你还记得岳鹏吗?”

我说:“我记得。”

他说:“他真的进了专业的团队,他真的做到了他想做的事情。只是,他父亲还是不肯原谅他,觉得他是不务正业。”

我无语,我不能说,我和岳鹏的父亲的确有些想法是相通的,我们都是害怕努力之后,得不到结果的人。

我说:“陈远,恭喜你,你也已经做到了你自己想要做到的。”

他说:“我想,我还能做得更好一点。”

我真怕他问起我现在怎么样,他很善解人意,到底是没有问而只是说:“岳鹏跟我说,谢谢你当年跟他说的话。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并在当中说明,如果他做不成他想要做的事情,他也不会后悔的。他离开家,他父亲并没有阻止他,只是让他好自为之。”

我想起有人跟我说起过创业的人如何经历他们的创业过程,说的人用了有些夸张的语气,有些幽默的修辞,说一个其实很心酸的情景,他说,那些创业的人,总是在深夜里哭着睡着,睡醒了哭一会儿,哭累了再睡。

我想,陈远做到了他想要做的,岳鹏也做到了。那么我呢,曾经也有想要走一条自己喜欢的路的那个我呢?

我看着陈远的邮件,我想,我也要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做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