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刺

玫瑰的刺

你只管努力绽放,像一支玫瑰一样,人们总会因为这艳丽而忘记那些无关紧要的刺……

我们的IT工程师小野是公司里出了名的不好相处的人,有人说得好听,是冷静、理智、自持;也有人说得非常难听,孤傲、清高,不懂尊重别人。

后来我细细一想,小野是非常寡言,同事做了三年,她和我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每次遇到专业的问题,她倒是能够详细解答。

她说:“不赖你,是我们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

咦,我觉得她是个很专业的人啊。当然,有人和我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和她同一个部门的小千。

小千皱着眉头,说:“你没有看到,她训起人来,根本不给你留任何面子。”

“你挨训过吗?”

“当然啦,我又不是上帝的宠儿。”

“因为什么被训?”

小千想一想,说:“工作没有做好呗。”

事实上,在小野的手下工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她工作态度一向认真仔细,且专业精神非常强。

强到什么程度?连我们公司的两位老总都说:“有时候过于偏执。”

后来,我听说小野辞职了。她手下的几个人额手称庆,说:“妈呀,终于解脱了。”

当然,有人觉得好,就有人觉得担忧。据说,小野去了另外一家公司,是一家很专业的IT公司。

有人这样讲,做得不开心,当然会走了。工作态度认真,没有人配合也是枉然。工作精神够专业,可是在一个不专业的圈子里,也显得格格不入。据说,小野在那家专业的IT公司做得很好。

我遇到她的时候,是大概几个月之后,在一家咖啡馆里。

当时,她正和一个客户在谈很专业的问题。很显然,她的敬业态度打动了客户。那人连连点头,说信任她,会考虑和她所在的公司签约。

小野说:“不要信任我,要看我做得够不够好。”

客户惊讶地看着她,她报以微笑。

客户说:“我还是第一次听人跟我说这样的话。”

和我逛街的另外一个同事说:“现在世道真是变了,这样也能谈到客户吗?”

小野也看到了我们,她笑了笑,微微地点了点头。我也点了点头,笑了笑。我想,如果和小野这样的人做朋友,是不是会倍感压力?

也许,她根本也不愿意和专业之外的人做朋友吧。她的冷静、理智,注定她不会像常人一样去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有在专业面前,她才会露出极强的情感。

这样一个对工作充满热情,但是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我本来担心她会行走艰难。然而,现在看来,也有人尊重她的专业精神。

这样的小野,让我想起很多年前遇到的一位老师。我的这位老师教语文,说她饱读诗书也并不是过誉。她生性恬淡,不善与人交往。可是,我们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全年级都是出了名的好。

她说杜甫、李白、柳永、白居易这些诗人的故事,永远比别的老师说得多。

她不让我们背诗,只说诗人的故事。故事多动人,你就会对诗人多热爱。她说的故事,往往非常动人。

那个时候,我常常会想,是不是每一个诗人的传奇,她都已经描绘过千百遍了呢?不然的话,哪里会入情入境地讲出那样一番故事。就连最不喜欢背诗的学生,在听完那样的故事之后,也可以不费力气地背完整首《长恨歌》。

可是,我们也会听到很多人对她的非议。

有人说她没有结婚,是因为多年前被未婚夫抛弃。有人说她结过一次婚,是因为不喜欢生孩子,所以丈夫又和她离婚了。也有人说,她没有结婚,是因为相爱的人死掉了。

当然,也有人说得非常难听,说:“她除了读书、教书,就没有别的感情了。你们看,她对人多冷淡,不懂得人情世故,谁会喜欢这样的人呢?”

我们这些当学生的,可真是喜欢她。我记得我们都已经毕业很久了,每次聚会的时候,也还是喜欢找她出来吃饭。

她拒绝过几次,也参加过几次。吃饭的时候,她话也不多,就说:“希望你们都好好的。”

后来,我们也去她家里看过她。这几年回去,听说她身体不好,经常住院。正好,我们有同学在医院工作,便把一切都给她安排好了。选僻静的病房,一般是双人间,适合她看书。

有一次,听同学说,有老师和他抱怨:“为何对你们顾老师百般照顾,却不给我们这样的优待?”

当医生的同学苦笑着摇摇头,对我们说:“因为念着顾老师在读书的时候,对我百般照顾。”

这样的心情,我们都能体会。顾老师只要有事需要帮忙,我们总是想尽办法去做。因为,从心底感恩她对我们的精心培育,也从心底感激她的敬业精神。

这个世界上,像小野和顾老师这样的人到底有多少呢?我相信有很多。总是有很多人不喜欢他们,也有很多人觉得他们好。

在专业领域,他们都可以做出非凡的成绩。但是,在寻常的人间,却没办法做到人人喜爱。据说,史蒂文·乔布斯先生,在公司是个暴君,很多员工腹诽他,觉得他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领导。可是,他的创新精神却改变了现代人的很多习惯。

我想起不久之前,听到的一个做壶老人的故事。一个人,一辈子只做茶壶。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便是对着茶壶苦思冥想。

对于别人看起来近乎完美的壶,他总是能找出问题。

有工人抱怨:“何必要做到这个程度呢?普通人有几个能看出来,有几个人又会在意呢?”

可是,他在意。他觉得要做好,就需要做到这般专业。承受不住压力的人,纷纷离开他,到别的地方去拜师学艺。

那些一直跟着他、没有离开的人,最终都成为业内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到底该如何计量这种事情呢?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坚持自己个性的追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也有人真的一直坚持了下去,并且做出了傲人成绩。

有人说,经过一番淬炼之后,身上的棱角已经被磨平,变得世故圆滑起来。大多数人如此,但是像小野、顾老师以及做壶老人,还是身上带刺,不愿意为别人的目光屈就自己的追求。

这样的人们,一直坚持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一样做得有声有色。

我常常想,正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取得的成就已经足以让他们的缺点被忽略了。

就好像带刺的玫瑰一样,盛开在花园里,人们爱玫瑰的艳丽,又怎么会不原谅它们的刺呢?所以,如果你觉得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专业,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议论呢?只管好好去做就可以了,人们总会因为玫瑰的艳丽最终忘记它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