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着的关中.秦风秦韵》简介
《藏着的关中.秦风秦韵》这本书是由.胡武功著创作的,《藏着的关中.秦风秦韵》共有33章节
1
读胡武功(代序)
读胡武功,让人怀旧,也让人怀恋。 怀旧是人类情感领域的一大块。 怀恋过去是人对生命的咀嚼与反刍,生命的滋味就在其中。与之相对应的是憧憬未来,那是对生命的幻想与期...
2
卷首语
关中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秦风、秦俗是关中的灵魂。关中有秦岭、秦川、秦椒、秦人、秦腔。关中的山河、蔬果、人文都离不了“秦”字。秦,原是周原以西的一个部族,姓赢氏...
3
目录
目 录 读胡武功(代序) 卷首语 习俗 关中十大怪 面条像裤带 辣椒当咸菜 锅盔像锅盖 碗盆难分开 泡馍大碗卖 手帕头上戴 房子一边盖 姑娘不对外 不坐蹲起来 ...
4
习俗
人们说,从黄帝开始的数千年中,帝王将相创造了历史,才子佳人孕育着文化。而关中老百姓却以独特有形的物质方式,把自己的文化保留在住宅、饮食、衣着与习俗中。 俗话说:...
5
关中十大怪
...
6
面条像裤带
关中盛产小麦,小麦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关中人。关中人生产上的精耕细作,使他们在生活上也严谨缜密。他们能用面粉做成数十种食品,当然最喜爱的还是面。一根面条宽两三寸,长...
7
辣椒当咸菜
中原人称辣子为秦椒,关中人则称之为线辣子。这种辣子长一拃许,细如纸烟,色红似枣。每到收获季节,农家前庭后院、房上树梢,到处挂着一串串红光油亮的秦椒,吸引不少中外...
8
锅盔像锅盖
关中人用发酵好的面烙成厚两三寸的大饼,称“锅盔”。据说,锅盔是一种与军事有关的食品。相传唐高宗与武则天合修乾陵时征用数十万军队与徭役,常常为吃饭时间过长而耽误工...
9
碗盆难分开
江浙人笑关中人的饭碗简直可以叫盆,关中人笑江浙人饭碗简直是酒盅。关中人喜欢用“老碗”(也叫“海碗”)吃饭,“老”与“海”都是“大”的意思。老碗是耀州宋窑烧制的口...
10
泡馍大碗卖
“天下第一碗”是关中人对牛羊肉泡馍的嘉誉。其中一是说碗大,二是指食为上乘。走进馆子入座后,堂倌沏上热茶,端上死面饦饦馍。顾客掰馍、喝茶、叙谈,口手不闲。讲究的老...
11
手帕头上戴
关中男女喜欢把毛巾或手帕戴在头上。男人以白色为主,时常把土布帕巾或针织毛巾顶在头上,在脑后打一个交叉结。女人则以黑色为主,把帕巾叠成四方形,直接顶在头上。黑白是...
12
房子一边盖
关中人传统住房都是黄土板筑厚厚的土墙,三四间的大堂屋是四椽结构,两边的厦房就成直角一坡形了。直角一坡形的厦房就是一边盖的房子。这种房子为土木结构,后背是七尺左右...
13
姑娘不对外
关中黄土深厚,四季分明,五谷丰饶,温饱有余。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关中人固守本土的思维定势。男不远游,女不外嫁。问他们为什么,回答说,外边没有热炕、秦腔、西...
14
不坐蹲起来
就像上炕有盘腿的功夫一样,关中男人有蹴功。村头的石碌上,墙后的阳坡里,随处可见身着清一色对襟衣大裆裤的汉子蹴在那里或丢方,或下棋,或打牌,一蹴就是大半天。即便在...
15
唱戏吼起来
1924年夏天,在西安的绍兴人给鲁迅解说秦腔,说唱秦腔一要嘴大喉咙粗,二要注意保护耳膜。鲁迅看过秦腔后十分欣赏,在20天里看了5场秦腔戏,并为当时的秦腔剧团易俗...
16
穰皮子
谈到吃食,自然少不了关中人最喜爱的穰皮子。做穰皮子需有特制的炊具,名曰“穰锣”,是一种用白铁皮制成的平底带浅帮的圆形容器。蒸穰皮前,先将淀粉与蛋白质分离后,取2...
17
饸饹
关中荞面饸饹也算一绝,与穰皮可谓姐妹食品。荞麦是适应高寒旱原地带生长的草本植物,种子红棕色,三棱卵圆形。李时珍总结说:“荞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渣滞,而治浊带...
18
火炕
在关中农村,无论是住平房还是住窑洞,人们都离不了火炕。火炕由土坯垒成,炕里至少有两个炕道,以便煨柴烧火。有的农家炕灶相连,做饭时余火、余热得以充分利用,保持火炕...
19
花馍
热情、好客、友善体现在关中人的节日庆典红白喜事中。关中人的礼节很多,婚丧嫁娶,生子过寿,盖房乔迁都需礼尚往来,所带礼品少不了花馍。因此,花馍也叫礼馍。东府华阴、...
20
过年
历史悠久的文化沉淀,使关中的民风习俗古意盎然。尤其逢年过节,整个关中大地几乎变成传统风情的流动博物馆。 关中人与全中国人一样,崇尚过大年。阴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整...
21
秋千
关中大地上的秋千活动,可追溯到唐代。那时的长安城中,无论在皇宫庭院,还是寻常百姓家,人们都会搭起木架,绑上秋千,在桃红柳绿中翩飞若鸿,那情景在许多唐代墓葬的壁画...
22
车辆
从出土的西周和秦始皇帝陵车马坑来看,自古以来人们就以车马来显示地位与财富。贵族皇室如此,民间也如此。只不过皇家贵族的车用于享受和战争,民间百姓的车则用于劳动和生...
23
细狗撵兔
近年来,城里人尤其那些大款新贵们兴起宠物热,他们把狗不叫狗,叫亲蛋、叫女女,并自称为亲蛋或女女的“妈咪”“爹地”,显得酸溜溜的。其实,关中人早就有好狗的传统,也...
24
庙会
关中多庙会,庙会大都安排在冬春季的农活闲少时。关中有影响、规模较大的庙会,有宝鸡炎帝庙会、岐山周公庙会、凤翔灵山庙会、周至楼观庙会、耀县药王庙会、蓝田水陆庵庙会...
25
神龛
关中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发祥地。早在远古时代,周人的祖先后稷就在渭水边教民稼穑,发展农业,被后世尊为神农。也就从那时起,关中人的心里就埋下了恋土情结的种子,再也离不...
26
婚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创造生命、延续生命的仪式。虽然关中横跨八百里,婚嫁习俗有许多差别,但总体来说离不开坐亲、开脸、哭嫁、铺床、礼拜...
27
土葬
人是世界的精灵。人生在世,有意无意地继承和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或者说,为属于自己的文化大厦添过砖、加过瓦。然而,人生短暂,宇宙长存。无论老死还是病逝,都乃人生...
28
清明
清明节扫墓祭祖是关中人开春后的又一大事,这一习俗从唐代就风靡盛行了。清明前后乍暖还寒,忽阴忽晴。人们携儿带女,成群结队来到自家先祖坟茔旁,填平蚁穴、兔窝,为经过...
29
社火
社火是关中老百姓少不了的文化娱乐活动,只不过不像秦腔那样时常演、时常看。社火一般只在春节期间,更准确地说,只在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期间耍闹。 社火是戏剧的前身。社火...
30
秦腔
小时候跟随爷爷在田里干活,时间一长,老人总是以手撑腰,缓缓地直起身来,随即敞喉喝喊“王朝马汉一声叫——”,来段秦腔,平胸利肺,舒筋展骨,把聚积其中的劳苦困乏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