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院,魏新元,王静,等.抑制青霉菌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物质分析[J].食品科学,2015,36(21):150-155.

[2] 杨小丽,高航,徐宝钗,等.孝感米酒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对黄酒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8):93-98.

[3] 孟令帅,张颖,邹婷婷,等.辣白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J].食品科学,2015,36(11):130-133.

[4] 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质量技术监督基础[M].2版.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4.

[5] 叶蔺霜.电子鼻技术在花生品质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6] 庞林江.电子鼻技术在小麦陈化评定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7] 陆笑,刘少娟,章锦才,等.多药耐药草绿色链球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23):2317-2319.

[8] 黄元桐,崔杰.革兰氏染色三步法与质量控制[J].微生物学报,1996,36(1):76-78.

[9] 吴多桂,林栖凤,李冠一.红树DNA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及其随机[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9,15(1):67-70.

[10] 赵慧君,葛东颖,沈馨,等.襄阳大头菜腌制液中产膜醭酵母菌的多样性分析[J].中国酿造,2018,37(05):33-36.

[11] 陈丽萍,徐茂琴,何红萍,等.应用PEN3型电子鼻传感器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J].食品科学,2014,35(08):187-192.

[12] 夏雪娟,陈芝兰,陈宗道,等.16s rDNA序列分析法快速鉴定西藏地区传统乳制品中的乳酸菌[J].食品科学,2013,34(14):245-249.

[13] 杨吉霞,张利玲,蒋厚阳,等.眉山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J].食品科学,2015,36(17):158-163.

[14] 杨春杰,丁武,马利杰,等.电子鼻技术在区分酸羊奶发酵菌种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14,35(18):052.

[15] 梁爱华,贾洪锋,秦文,等.电子鼻在方便米饭气味识别中的应用[J].中国粮油学报,2010,25(11):110-113.

(文章发表于《中国酿造》,2019年3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