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校课改引发的思辨认识
2025年11月22日
一、两校课改引发的思辨认识
课改说白了就是“改课”,尽管两校的课堂结构不同,杜郎口中学是“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两个模式之间也有分岐,洋思中学似乎对杜郎口中学模式不屑一顾,但他们都是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的转变,课堂教学走出了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藩篱,走进了尊重人、解放人、培养人的自由王国。这其中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一点,当初杜郎口中学是向洋思中学学习的,可见其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是对于这两校,甚至由此派生出来的许多课改名校的课堂,大多数人认为是教学的创新,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也有不少人认为是学习西方的,是洋东西。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难怪招来不少非议。其实,这种“生本”课堂观念是传统教育的回归。远说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近说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其教育思想的本质中都有这方面的精神。遗憾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乃至当今商业社会冲击下的现代教育,其本质被许多功利化的东西扭曲和异化,导致过去的科举考试走向死胡同,今天的应试考试也走向极端化。
当然,我不否认教育在回归自然、回归本真时确实赋予了时代的新内容,有了时代的新特征,其中也有“洋”的成分。否则,教育怎么能与时俱进呢?我强调这点,一则可以打破对新课改模式的神秘感,不要让一些人有错觉,要么产生恐惧心理,不敢改革,要么产生排斥心理,不愿改革。二则可以让我们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传统,一般人所谓的“传统”是不是传统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