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案例

体育馆又大又没有窗户,地上铺了长长的一排床垫,西蒙·斯坦中士在其中一个床垫上躺下。他自愿报名参加了一个研究项目,这个项目的内容就是和其他34名士兵一起,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段完成相当多的心理和身体测试,项目会持续若干天,但是具体的天数没有确定。一天中1/3的时间里他们可以睡觉,其余时间需要接受测试。这看起来比他日常的工作舒服多了,因为西蒙的部队需要经常轮班,工作时长比2/3天还要长,而且工作时间段经常变化,很难适应。他已经完成了第一轮测试,现在可以躺下来睡觉了,一个汽笛声意味着可以休息了,随后大堂的灯光熄灭了。现在,西蒙躺在黑暗中的床褥上,他睡不着,脑子里思考着第一轮的测试。整个休息时间段里他都没睡着,天花板的灯就亮了,一个高分贝汽笛声指示所有人进入下一个测试环节。

第二阶段需要他们完成的任务不是特别难,有些还很有意思,比如,反应时间测试需要他们根据面前屏幕上左右两盏灯的开关情况,按下相应的左右两个按钮,另一个测试需要他们根据时间间隔举哑铃,在一张写满了p’s、q’s和d’s的纸上划掉p’s,做简单的加法或乘法,记住购物清单内容,以最快的速度骑动感单车。这么多任务将测试时间填得满满当当,在下一个任务真正开始之前他们经常以为可以休息了。

虽然已经过了许多天明暗更替的日子,但是不管数了多少只羊,西蒙仍然无法入睡,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透支了。终于,几个测试周期之后,他的脑袋一碰到枕头就像土拨鼠一样睡着了,直到笛声和灯光将他从睡梦中拽起来。

虽然他确信所有的任务都和第一天一样进行得很顺利,但是他还是模模糊糊地感觉到测试负责人的热情随着研究的推进在不断减少。虽然他们从测试负责人那里不会得到什么反馈,但是西蒙是一个仔细的观察者,他觉得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尽管他们很频繁地轮班(不像西蒙和其他被试者那样一直参与实验),但他们看起来十分疲惫。这个项目持续的时间越长,他就越是觉得累。但是,他却在某几个测试周期中完全没有睡觉,在另外几个测试周期中反倒睡得很香。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他失去了时间概念,但是在成功完成一次测试之后他已经能够找到一点睡意了,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睡眠的规律,觉察到了规律。在某些特定的测试周期里,无论多么困乏,他始终无法入眠。其他被试者也有同样的问题,表现为间歇性的疲倦模式。最终,这个项目因被试者的普遍疲倦而中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