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计算的地下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2025年10月13日
                
                
                  一、不同方法计算的地下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由于晋城市地处山丘区,本次地下水资源量评价采用以排泄法为主,补给量校核的评价方法。
根据前述计算,晋城市1956~2000年系列排泄法计算的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9279万m3/a,补给法计算结果为87874万m3/a,二者的相对误差-1.6%,其中,入汾小河为6.1%,沁河为2.8%,丹河为-4.9%,入黄小河为0.9%,卫河为-9.0%,各流域与水资源分区相对误差见表4-26;1980~2000年系列排泄法计算的多年平均地下水水资源量为82465万m3/a,补给法计算结果为83535万m3/a,相对误差1.3%,其中,入汾小河为5.2%,沁河为2.4%,丹河为-2.5%,入黄小河为-2.3%,卫河为7.7%,各流域与水资源分区相对误差见表4-27。补给量发校核结果表明,晋城市地下水总资源量和分区资源量,均符合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精度要求。由于排泄法计算采用的各项资料翔实,占地下水资源量近80%的基流量,在其分割过程中即对比了历次基流分割的各站逐年分割结果,还充分考虑了上下游基流比和径流比、本区域的基径比以及条件相似区域基流模数和基径比等。因此,排泄法计算结果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