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水水平分析

二、农业用水水平分析

农业用水指标分别用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和农村生活每人(头或只)日用水量表示。2000年,全市现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60.61万亩,实灌面积为43.1万亩,其中万亩以上自流灌区4.8万亩,机电灌站13.4万亩,纯井灌区13.1万亩,小型水利11.8万亩。目前,实灌面积中水浇地39.8万亩,占92.34%,城市蔬菜面积为3.3万亩。

(一)农业用水行政分区分析

晋城市2000年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为123.5m3/亩。由于城区农业灌溉以菜地为主,沁水的农业灌溉方式以河水大漫灌为主,所以全市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较大的行政分区为城区和沁水,其中最大的城区为269.0m3/亩,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7.8%。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行政分区由大到小依次为泽州、阳城、高平和陵川,其中最小的陵川仅为49.1m3/亩,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0.2%。

2000年农村居民用水定额为31.2L/(人·d),大牲畜为27.3L/[(头或只)·d],小牲畜为14.7L/[(头或只)·d]。农村居民生活每人日用水量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行政分区为沁水和城区,其中最大的沁水为48.9L/(人·d),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行政分区由大到小依次为泽州、阳城、高平和陵川,其中最小的陵川为20.5L/(人·d),泽州、阳城和高平均为30.0L/(人·d)。

(二)农业用水水资源分区分析

在全市8个水资源分区中,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入汾小河、张峰分区和润城分区,其中亩均用水量最高的入汾小河为293.2m3/亩,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7倍。亩均用水量偏高的原因是入汾小河的农田灌溉以菜田为主。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由大到小依次为泽州分区、阳城分区、任庄分区、卫河分区和入黄小河,其中最小的入黄小河为73.0m3/亩,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0.9%。

农村居民每人日用水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分区由大到小依次为入汾小河、张峰分区和润城分区,其中较大的入汾小河和张峰分区均为48.9L/(人·d);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分区由大到小依次为阳城分区、入黄小河、泽州分区、任庄分区和卫河分区,最小的卫河分区农村居民每人日用水量为21.7L/(人·d)。

表11-20 2000年晋城市行政分区取用水指标分析表

img

表11-21 2000年晋城市水资源分区取用水指标分析表

img

(三)农业用水水平综述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1)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取水条件、农村人口、种植结构、生产规模、灌溉习惯和节水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各分区农业用水指标差别很大。

(2)晋城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农业供水不足。近年来,在全市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工业生产、城镇生活、生态环境建设需水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农业灌溉供水量及其在总供水量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因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缓解农业水源不足的根本性措施。今后生态环境方面(如生态林建设等)的用水在农业用水中所占的比例将增加。

(3)晋城农村生活用水指标偏低,主要是一些偏远山区水资源现状条件较差,造成农村人吃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