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补给系数分析
                    2025年10月13日
                
                
                  二、地下水补给系数分析 
  
 
(一)按流域与水资源分区分析
由表5-1可知,1956~2000年系列晋城市平均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0.151。其中,入汾小河为0.117,沁河流域为0.137,丹河流域为0.158,入黄小河为0.138,卫河流域为0.203。在8个水资源分区中,以泽州分区和阳城分区最大为0.183;以张峰分区最小为0.083。
由表5-5可知,1980~2000年系列晋城市平均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0.147。其中,入汾小河为0.118,沁河流域为0.137,丹河流域为0.155,入黄小河为0.142,卫河流域为0.172。在8个水资源分区中,阳城分区最大为0.191,其次为泽州分区0.172;张峰分区最小0.076。
(二)按行政分区分析
由表5-3可知,1956~2000年在6个行政分区中,城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最大为0.272,其次为泽州县0.207,沁水县最小0.091,阳城县0.203,高平市0.127,陵川县0.148。
由表5-7可知,1980~2000年在6个行政分区中,城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最大为0.268,其次为泽州县0.203,沁水县最小0.068,阳城县0.201,高平市0.132,陵川县0.127。
(三)两个系列比较分析
由上两系列地下水系数可知,各流域、各水资源分区和各行政分区1980~2000年系列均明显小于1956~2000年系列,这是因1980年以后地下水开采强度大大加强,地下水水位下降,包气带厚度增大,进而导致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相对减小等原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