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资源开发速度滞后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沁河年径流量较大,但截至2000年,主河道无一处具有调蓄能力的水利骨干控制工程,丰、枯水期不能调蓄,区域之间的水量调度也难以实现,这就使得沁河流域有水用不上,难以利用,大量河水白白流向境外。丹河上游河水干枯,下游河道高程低,泉水出露在高山深沟的河谷中,难以开发利用。晋城市地形高差大,植被稀疏,加上人为因素破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河水含沙量较大,全市河川径流利用量逐年减少,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仅为4.7%。
 
  沁河排泄带和丹河排泄带(延河泉和三姑泉两大泉域)的泉水均有多层多级排泄的特点,也决定了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特别是三姑泉不仅出露高程低,而且1967年就被河南省青天河水库淹没于水下,难以利用。
 
  由于晋城市水资源开发存在以上特点和难度,使得水资源开发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