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水水化学特征

五、岩溶水水化学特征

由于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三姑泉域补、径、排各区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不同。

丹河东部、东南部及北部、西北部为岩溶水补给区,水化学类型以H·S—C型为主,陵川县牛家川一带分布H—C·M型水,陵川县丈河一带分布S·H—C·N型水,陵川县台北泉一带分布H·S—C·N·M型水。pH值在7.5~8.0之间,矿化度在250~500mg/L之间,总硬度在150~300mg/L之间,属于总硬度低值区。

随着地下水由补给区向径流区的运移,离子含量逐渐升高,水化学类型也发生变化,主要为H·S—C·M型水,部分S·H—C·M型水零星分布于泽州晋普山煤矿、大箕镇一带和高平望云煤矿附近。pH值在7.5~8.0之间。多数地区矿化度在250~500mg/L之间,高平市望云煤矿井、城区古矿地区矿化度在500~750mg/L之间,泽州县东坡一带矿化度在750~1000mg/L之间,泽州县晋普山煤矿一带矿化度大于1000mg/L。总硬度一般在150~450mg/L之间,高平市望云煤矿井、泽州县东坡和泽州县晋普山煤矿部分地区总硬度大于450mg/L。

在排泄区,小会泉—郭壁泉一带,主要排泄丹河径流带来水,因近源补给及东丹河水的汇入,使矿化度、重硫酸盐、氯化物含量均低于盆地汇水区,水质类型为H·S—C型,pH值在7.5~8.0之间,矿化度在250~500mg/L之间,总硬度在150~300mg/L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