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 议
(一)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在晋城市人口密集、工业相对集中的丹河流域,目前已出现高平和晋城两个隐伏岩溶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73km2,超采量为1925万m3/a(2000年)。因此,在上述两个超采区,必须严格禁止新增地下水开采量,依照《水法》的规定划定禁采区、限采区,保留必要的地下水资源作为城市和主要经济区的战略后备水源;其他地区的地下水开采也必须做到合理有序。
(二)强化水资源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晋城市现状地表水部分河段污染严重,地下水特别是浅中层地下水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城市水源地的用水安全已受到威胁。加强水资源保护,首先要广泛宣传水资源保护基本知识,提高全民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意识;其次要依法加强废污水排放管理,要严格实行达标排放,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防治水源污染;第三是要加强水资源统一规划,防止无计划地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破坏水源。要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的综合治理和岩溶大泉保护行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三)加快多种新水源工程建设,增强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晋城市现状年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7%,总体上属于低开发利用水平。为了保障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表水新水源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建议政府加大水利建设投资力度,加快新水源工程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地表水、边界水。同时要加强雨水、废污水等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以增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
(四)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用水必须常抓不懈。到2010年,全市要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主要节水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在同类产业结构中居领先水平,基本满足晋城市小康社会建设第一个翻番对水资源的总体需求。
(五)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益突出,缺水已成为制约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法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