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本书根据晋城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整理编写而成。

2001年4月,山西省政府主持了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决定开展山西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总体规划工作。根据会议的决定,2001年6月,山西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总体规划工作正式启动。

2002年3月,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水规计83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02年10月,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山西省水利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各市地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总体规划工作的通知》。根据省里的安排部署,2004年1月,晋城市成立了由市发改委、水利、经贸委、科技、财政、国土资源、建设、农业、环保、气象等有关部门组成的第二次水资源评价领导组,领导组组长由白晚才(晋城市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张宝贵(晋城市水利局局长)、秦红星(晋城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担任。领导组下设办公室、项目总体组,分别由刘万堂(晋城市水利局副局长)任主任、李志发(晋城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任组长,专家顾问组组长由董孝水(原晋城市政协副主席、水利专家)担任。

晋城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由晋城市水利局组织实施,晋城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牵头,太原理工大学、晋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分别承担了课题工作,并聘请水利、水文地质老专家董孝水、李天智作为项目指导。

2004年2月,晋城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技术人员在《山西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综合规划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晋城市实际,经过充分讨论,并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编制了《晋城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总体规划技术大纲和工作细则》,共包括13部分内容:①综述;②水资源数量评价;③水资源质量评价;④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⑤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⑥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分析及需水预测;⑧水功能区划与水资源保护规划;⑨水资源工程规划与合理配置方案;⑩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⑪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措施;⑫规划实施效果评价;⑬专题研究等。本书仅包括①~⑥项所列内容。

由于该项目涉及内容多、范围广,为了协调项目承担单位的工作,主要采取了集中工作以及由老专家进行分类指导的方式,开展工作。

2004年3~9月,组织技术人员对晋城市1956~2000年45年间的降雨、气象、径流、用水、地下水等进行了监测,以及对沁河、丹河下游地区的河南省焦作市引沁济蟒灌区和博爱县青天河水库的径流、引水、用水等基础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分析。

2005年6月,编制完成了地表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等5项子课题报告,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了审查并作了修改完善。

2005年10月23日,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省级有关水利专家对所有子课题进行了初审。

2007年5月28日,晋城市政府在晋城市主持召开了“晋城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审查验收会。参加审查验收会的有山西省发改委、水利厅、水资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资源研究所,晋城市人大、人民政府、政协、发改委、水利局、经贸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建设局、气象局、水资办、太原理工大学、晋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及技术人员共50余人。

本书整理、收入了晋城市水资源评价各子课题报告主要内容和结论。在本书编撰过程中,王玉和、唐青凤、张永波、杨军跃、吴翠平、刘爱萍、王保云、陈军峰、李学亮、田银娥、张仰旭等同志参加了审核和校对工作,在此谨致谢意。由于项目涉及面广、时间序列长、数据量大、图表多、参加的人员多,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07年12月

于山西晋城

img

沁河

img

水上乐园

img

丹河

img

水东湿地

img

张峰水库

img

杜河水库

img

东焦河水库

img

拴驴泉水库

img

董封水库

img

锡崖沟水库

img

郭壁提水站

img

磨河提水站

img

农村集中供水站

img

任庄提水站

img

城市污水处理

img

寒武自流水井

img

节水灌溉

img

水土保持

img

土坡泉

img

蟒河泉口

img

延河泉出水口

img

延河泉入河口

img

长河小水库

img

丹河小水库

img

陵川凤凰欢乐谷

img

陵川磨河

img

阳城蟒河

以上照片由牛印川、刘长虹摄影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