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控制
2025年08月10日
(四)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控制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实践,增强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这种新理念已经通过新课改培训深入大部分教师的头脑之中,但是懂得了这个要求的教师是如何按新课改的要求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呢?下面是笔者对学生进行访谈的节选。
在六年级的教室里,笔者遇到在“多彩的桥”的课堂上坐在笔者身边的学生A。
笔者:你们班上有66个学生吗?
A:不是,我们班没有那么多学生。
笔者:昨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有66位学生在上课吗?
A:那些同学不是一个班的,而是从4个班中抽取的。
笔者:哪些同学被抽取参加呢?
A: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呗。四个班,每个班取10几个就可以了。
笔者:被抽中了,你高兴吗?
A: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排练要耽误不少时间,但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
笔者:昨天课堂上发言的同学都表现不错呀。
A:这不算什么本事,他们都把答案背诵好了。
看来,这堂课的组织者认为,为了学校和老师的声誉,就要确保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流畅,表演得漂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找一些头脑比较灵活,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因此,教师选择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参与这个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不公平的。这种选择也不符合新课改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等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