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论

理 论

此外,与之同步的,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认真持续阅读。这个阅读,从2014年年底,一直持续到2021年的此刻,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

我进入理论的途径,是先从党史进入。首先是读党史,中共莒县党史、中共滨海党史、中共山东地方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接下来,是毛主席的著作。我读完了《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在这个阅读过程中,自然会对书中所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想要弄清楚:它究竟是什么?于是,我购买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来读。

原来,有了理论视野后,再看世界,那是不一样的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沉浸在理论的美妙中,甚至对很多文学作品失去了兴趣。是的,具备理论视野后,很多作品一眼看去,已经知道局限所在:它们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对事物变化、历史事件为什么如此,有些是糊涂的。

而且这样的糊涂会误导青年人。这是要警惕的。

我一次一次在深夜里热泪盈眶,一次次披衣坐起,一次次毫无睡意,在那样的阅读和对那群老党员的交往中,我脱胎换骨。

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那么一点点确立的!有信仰的人,多么幸福呵!

我甚至很难形容这种幸福——如同一个人在黑夜中跋涉迷茫,发现道路与人类唯一的出口的幸福——那种找到终极真理的狂喜,让我终于解释了所有的疑惑。对这个世界,原本被绕进去的很多表面问题,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终于不惑!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不朽活力与它历久弥新的真理性,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彻底吸引一切向往更美好公平世界的青年人!

它们的准确、美妙,是人类所创造的思想宝库中,最璀璨夺目的花朵。它是不朽的!

比如,“剥夺剥夺者”;

比如,“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由统治阶级中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

“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当人租住时,他无权把这个住所看成自己的家园,而只有在自己的家园,他才能说,这是我的家。相反,他是住在别人家里,住在一个每天都在暗中监视着他,只要他不交房租就立刻将他抛向街头的陌生人的家里”。

我知道了社会主义道路代替旧有制度是多么艰难——这是前无古人的实践,而且是在极其复杂险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它要经过何等的曲折,只要想一想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经过多少年的反复,就完全清楚。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经过145年方才确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更是动荡不安。资本主义在欧洲取得统治地位,经过了230年时间。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与以往所有剥削制度根本不同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更不可能是直线的,发生曲折乃至严重挫折是难以避免的。

从十月革命到今天,104周年,中国共产党人在地球的东方进行了伟大的实践与探索。绝对不能用前30年来否定后40年,也不能用后40年来否定前30年。这两个时期,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的伟大寻路。辉煌与曲折同在,这是无法避免的历史进程。

我更知道,为了让以后的青年人不再经历这样的困窘,我们的领袖与中国共产党内的健康力量带领中国人民,做出了何等艰苦卓绝的努力与斗争。

我深刻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我也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一再强调学原典读原著!

所有的他人对原著的解读,都无法替代自己对原著的阅读,哪怕是艰难的阅读!

我明白了,资本就是韩毓海教授所指出的“买空卖空、票据投机,以及没有任何现实基础的信用制度”,资本的原意是“头脑”(CAPUT),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脑袋支配躯干(CORPS),它是个头足倒置的体制,所以,资本主义无可救药。

事实上,我们生活的当下每一天,都生活在马克思的预言里。而无论如何曲折,共产主义必然是人类唯一的出口和终点。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

2015年,在我的一生中,都是重要的一年。我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且,我能够清楚地感觉出我的改变,并且完全明了,这种改变的意义与珍贵。

那一年,尤其是夏天,我沉浸在这样的巨大餍足里。甚至对一切世俗的欲望失去了兴趣。我真切地觉得,与人类命运、国家民族道路相比,个人的一切无足挂齿。

——到今天,我也依然不会驾驶汽车,没有汽车。然而我毫不在意。在很多人诧异的时候,我也并不解释。我完全没有把钱当作追求,没有多想这个问题。我记起青年毛泽东的一个故事。在长沙时,毛泽东同志到一个朋友家里做客,那个人当着他的面,得意扬扬地吩咐仆人买肉。于是,毛泽东同志从此不再与那人来往。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中记载:当时,他的朋友们,多有一种“奋斗和向上的人生观”,充满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相约不谈身边琐事。他甚至说:“予谓人类只有精神之生活,无肉体之生活。”

这是真的,当生命走向辽阔与深刻,就不会再纠结于个人小事。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是多么广阔,生命是何等光荣。

在这一年,当我的思考到了这里,很自然地,我意识到中国当代青年的荣光与使命。

所以,我在《发现滨海》里写道:

请看,这就是中国当代青年!我们并不是全部都迷茫颓丧,我们并不是全部被房价与物质淹没,我们也不会全部陷入你们精心炮制的历史虚无主义与所谓普世价值的谎言里,我们,就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只要还有我们这样的年轻人,这个国家的红色就不会被轻易染黑!我们,已经睁开眼睛,不会再轻易被愚弄!

这清醒,本身就是一种壮丽!

那个时候,我已经清楚地感觉到,我是清醒的。

而2015年的舆论战线形势,与今天的情况并不相同。而世界大势,也不是今天的情况。所以,我为我的清醒而自豪!

并且,我自豪在这几年里,作为一个自觉的战士和信仰者,为捍卫我们的信仰,而作出的斗争。

我曾写道:中国共产党,不管需要等待多久,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我都要加入你!

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为了人类的全面解放、全面发展、自由联合,奉献全部,是我从心里流出的信念与誓愿!

韩毓海教授说,康德曾指出人类最震撼的禀性,就在于为他人而工作,为后代而牺牲。马克思把这种人类的禀性,称为人的类本质。随着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兴起,随着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逐,人的这种“类本质”却正在消失。于是,他从25岁起,就决绝地要去抓住这种正在消失的人的类本质。

我,一个普通平凡如草木、如我故乡那群老党员一样的中国当代青年人,也在此时,伸出手去。

在人类向着终极理想迈进的缓慢进程里,需要更多的,是我故乡那群老党员一样的没有名字的普通人,小人物。我愿意做这样的小人物。

我愿意,为了这个人世间唯一壮丽的事业,奉献全部。

无论将来有没有人在我的坟墓前洒下热泪。无论此时多么孤独!

上面最后两句话,是我写在朋友圈里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明白这个孤独与决绝?这是我的誓言,也是我的选择!

截至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已经有9500多万名。1949年之后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已经取得军事、经济胜利后的这个70年里加入这个组织,应该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好处,没有危险。而这也因此,无法甄别真正的信仰者与为了好处而入党的投机者。

当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入党只有好处,那么,如何甄别真正的忠诚信仰者?

党中央一再强调甄选出对党忠诚的年轻干部,但是,如何甄别?这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04年前,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由在野党成了执政党,党的地位的变化对党的队伍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各色各样的投机分子纷纷涌入党的队伍,使党的社会成分复杂起来;另一方面,党内某些经不起考验的党员滋长了骄傲情绪和官僚习气,丧失了党性,严重削弱了党的战斗力。

针对这种情况,列宁强调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严格按照党纲所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发展党员。

他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

2016年夏天,当我坐在宋平家旧址的树林里,读着列宁在一百年前的1916年所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思考着这个问题。

我看着脚下的泥土,我手中空空,然而我不能不想。

关于这片树林,我的女儿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2018年10月12日,我们学校请到了王继军爷爷做红色教育报告。因为第二天,就是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69周年的日子。

当我听到13岁的小红军在雪山上牺牲,当我们唱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眼泪打湿了红领巾。泪光中,我眼前浮现一片小树林……

那片树林,在莒县招贤镇大罗庄村,在我妈妈的办公室窗前。那是101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爷爷家的老房子所在地。他是我们育英中学的校友。90多年前,9岁的宋平跟随兄长宋寿田从莒县来到济南。沿着同一条路,我也进入了育英的校门。宋平爷爷是我们骄傲的校友,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尽管这种影响是间接地,通过我妈妈来完成的。

我的妈妈大学毕业后在济南工作,后来她撰写了两部关于宋平爷爷和莒县、滨海根据地老党员的书后,被老人们深深感动,就主动申请到位于莒县招贤镇大罗庄村的本色老党员事迹展览馆工作。大罗庄村,就是宋平爷爷的老家。本色,是妈妈一本书的名字。妈妈离开省城到村子的时候,我读三年级,现在已经4年了。4年来,妈妈在那个偏僻的村子里,守着和宋平爷爷一样在1949年以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又留在农村,没有进城工作的300多名老党员。老党员过生日,妈妈都去看望,老党员去世,妈妈难过痛哭。有一个叫孙振喜的老党员爷爷去世后,妈妈哭了好几天。后来我看到她写的一首诗里有一句:孙振喜爷爷墓上的草都已经绿了,我还在等他的那声晚安……

每年暑假,我都去妈妈的展览馆。那里距县城几十千米,蚊虫叮得我全身是包,没有书店,没有商场,也没有巧克力。我每次去两天就要回济南。可是妈妈已经在那里待了4年,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妈妈让我看那片树林。夏天,树叶绿得鲜亮。冬天,树叶落下,树林铁骨银画。1993年,宋平爷爷回家时让在这里种上树。他说,树林能给大家遮阴,木头给孩子们做课桌。妈妈说,当年,宋平爷爷就是在那里出生、背书的。也是从那里,离开家,到济南,到北京,到延安,再到中南海。妈妈的书架、桌子、床上,摆放着厚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毛泽东选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

她说,这就是答案。

人一生,应该怎样活,才有意义和价值?应该追求什么?钱、舒适、名利,还是要为祖国、民族做点实在的事情?

本色展览馆里,除了宋平爷爷的故事,还有一大批老党员的故事。他们在1949年之前入党,那时候入党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危险和牺牲。他们为祖国作了很大很大的贡献,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却没有进城工作,而是留在农村种地。妈妈说,这些老党员是全天下最可爱的人!

老党员们每一个都眷恋、喜欢妈妈。每次都扯着袖子不让她走,妈妈走远了,回头看看,那苍老的、穿着粗布衣服的身影,还在村口站着。

我曾经怨恨过妈妈,怨她一个名校毕业生到乡下,怨她因此减少了对我的照顾。我最期待的电影上映了,妈妈却不能带我去看,让我到空调都没有的乡下看这些老人。开始,他们粗糙开裂的手摸我头时,我都要躲开。妈妈和他们一起拔草、烧火做饭时,我都在一边表示不满。听妈妈讲他们的故事后,慢慢地,我也不觉得他们不干净了,后来我也给他们梳头了……

今年中秋节,妈妈带我去看一个生病的老党员。月亮很圆,妈妈让我听电话。电话里,是一个苍老的声音,说,唐苡轩,爷爷祝你中秋节快乐,好好学习,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妈妈说,他是贺敬之爷爷。《回延安》《白毛女》的作者。他也是老党员。

我明白了。如同老党员奶奶对妈妈的称呼:同志。他们是同志。有共同的信仰和理想,他们毕生为了这个信仰而奋斗!不管他们官大官小,不管曾是政治局常委的宋平爷爷,还是曾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贺敬之爷爷,还是那300多位留在农村种地的老党员们,还是“80后”的妈妈,他们,是同志!

现在老党员们老了,但是他们的事业,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仰已经传递到年青的一代。妈妈是“80后”,从她对信仰的忠诚和坚定,我看到了老党员爷爷奶奶们的信仰是有生命力的。有一天,我也会沿着他们的足迹,追随他们的道路,和全国的少年队员一起,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少先队员应该如何度过我们的一生?我们学习的仅仅是为了自己成名成家,买房买车吗?不。我们应当在有限的生命里,为人间遮阴,为祖国奉献,为时代、为民族托举出一片绿茵。

树林飒飒,如同爷爷奶奶在和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