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我们的基本制度

什么是我们的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特征的经济制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制度;等等。这些基本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

而另一类,是具体制度。即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运行机制,这些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在探索过程中建立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作为在改革开放风风雨雨中成长起来的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深知始终确保改革开放的正确前进方向和道路的极端重要性。早在2012年,他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只有把伟大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的社会革命都搞好,才能奠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也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习近平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思想,不是从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维度和节点来衡量的,而是在着眼于中国完全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直到最后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2013年11月12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他明确指出:“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

“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不能把这说成是不改革。”

“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也在那里摇旗呐喊、制造舆论、混淆视听,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对此,我们要洞若观火,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篇第一句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它第一次完整清晰地回答了中国改革“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问题。

2018年5月3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

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1938年,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

他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2020年6月15日,时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一个科学界定,也是我们党第一次以“世纪”为尺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不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都能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纪形态载入人类思想史册,都能够冠名“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称号。以“世纪”为尺度命名马克思主义,我们认为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理论研究对象是世界典型样本;二是理论成果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三是理论实践成效深刻改变现实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以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镌刻在世界思想理论版图的显著位置,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称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同样是与这一思想的研究对象、世界意义、实践成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时代,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是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标志着当代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国家地理边界而进一步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已经有资格成为引领世界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思想理论高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主体、主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理论大家族,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是总源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这是一条主干线。

在我的案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其他马列经典一起排列,成为我的经典书籍中最新的一部。

有时候,把这部书与马克思的书一起交替着读,心头会涌起别样的感慨。也自然地会把中国共产党的探索放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的维度来体察。当然,作为一个新时代中国青年,在这样的比较和沉思中,我心中更多的,还是深沉的自豪与骄傲!

我知道在今天,在世界的东方,在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广阔土地上,把马克思的这些纸面上的理论,变成正在展现的美好蓝图,并且深刻改变了一个古老民族与世界的社会主义实践,完成这个辉煌改变的,正是中国共产党。

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坚韧不拔,接续奋斗,才能最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的设想,越来越多地变成美好的现实。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理解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深刻意义之所在。

我是一个普通的新时代青年。但是,我确实已经把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与至高享受。

我的《入党申请书》第一页

我的《入党申请书》第二页

我的《入党申请书》第三页

我的《入党申请书》第四页

我的《入党申请书》第五页

我的《入党申请书》第六页

我的《入党申请书》第七页

我的《入党申请书》第八页

我的《入党申请书》第九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