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糖”无处不在,如何巧避“隐形糖”
2025年11月01日
4.“隐形糖”无处不在,如何巧避“隐形糖”
除了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外,糖还潜伏在各种加工食品中,如酸奶、番茄酱、沙拉酱;饮料里面的果汁、含乳饮料、可乐、汽水;烘焙食物里面的饼干、面包、蛋糕;零食里面的水果干、果脯、肉松;饭菜里面的红烧肉、鸡蛋炒西红柿、糖醋鱼等。这些食物中含有的“隐形糖”无处不在,却容易被大家忽视。
要远离“隐形糖”,除了尽量避免食用甜食加工品,还要学会看食品营养标签。有些产品包装上写着“无糖”,但并不意味着就不含糖了。有些只是没有添加“蔗糖”,却添加了蜂蜜、果糖、葡萄糖浆、果葡糖浆、淀粉糖浆、麦芽糖、玉米糖浆、糊精等,这些配料本质上仍然是糖。同时,商家为了保证口感,可能还会用麦芽糊精、精制淀粉或油脂来提升口感,糖分和热量不一定比含糖食品少。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中规定,每100 克或100 毫升食品中添加糖含量低于5 克可标注“低糖食品”,低于0.5 克即可标注“不含糖”或“无糖”,所以在选择“无糖或低糖”食物时要仔细阅读食品营养标签和食品成分配料表。配料表里的各成分基本是按含量由多到少列出来的,看糖所处位置,就能大概判断糖加得多不多。而且一般配料表里会列出具体加了什么糖,加了哪些甜味添加剂。这样有助于我们选择相对健康的食物。最后要记住,推荐每人每天摄入添加糖不超过50 克,最好控制在25 克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