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概述

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概述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光辉灿烂。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取得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辉煌科技成就,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四大发明”远不足以全面概括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研究组推选出了古代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共88项,这些发明创造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16世纪以后,由于长期闭关锁国、因循守旧,加之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受阻,科学技术事业日趋落后。近百年来,为了独立自主、民主进步和繁荣富强,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奋斗

《青年杂志》(《新青年》)封面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紧锁的国门,也使中国民众认识到发展科学技术对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要性。许多有识之士积极致力于引进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提出“科学救国”的口号。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对统治中国2 000多年的传统礼教产生了巨大冲击,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是这两个口号最热烈的拥护者和最忠实的继承者,把“民主”与“科学”提到新的思想高度,也把发展科学技术、加强民主建设融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轨道。但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江河破碎,民不聊生,终究难以实现科技事业推动民族进步的理想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华民族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的局面,从此中国人民迈开了向科学进军的坚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