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航母

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国产航母驶向深蓝,是我国航母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也是我国坚定迈向海洋强国,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利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是我国基于对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研究,自主研发建造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该舰舰名源自“山东省”。

山东舰交付海军(海南三亚,2019年12月17日)


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素有“海上霸主”之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它通常拥有巨大的飞行甲板和舰岛,可以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发展至今已是现代蓝水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作战舰艇之一。目前,全世界仅美国、中国、英国、意大利、印度、俄罗斯、法国、泰国、巴西、西班牙拥有或计划建造航空母舰,由于其技术难度、造价与维护费用巨大,拥有航空母舰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和建造的航空母舰于2013年11月19日开工建造,2016年8月4日完成飞行甲板安装,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正式下水。2019年12月1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

山东舰长约315 米、宽约75 米,最高航速达31 节,满载排水量约为7万吨级,使用常规动力推进。该舰搭载歼-15B战斗机以及其他型号舰载机,其中固定翼舰载机采用滑跃起飞。从1928年提出航空母舰建设规划,到2012年拥有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再到山东舰正式入列,几代人的期盼与梦想,如今终于得以实现。
山东舰的外形与辽宁舰基本相似,但比辽宁舰更宽、更长。山东舰的甲板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相对舰身变长,山东舰的舰岛比辽宁舰变小了,但高度增加。高度增加不仅拓宽了人员观察视野,还可以提升搭载的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增强战场形势的感知能力,便于防空作战。

首艘国产航母下水(2017年4月26日)
山东舰采用的是346A改进型相控阵雷达,其外部散热罩已经变成了更简洁的平面方形,有着优秀的功耗控制和更强的冷却性能,探测距离和多目标跟踪能力也有较大提升。
舰岛是航空母舰的大脑,主要集结了航空母舰的指挥塔、飞行控制室、航海室、雷达和通信天线等。山东舰经过对部分舷台的重新设计,舰岛更加紧凑,甲板可用面积有所增加,使得舰载机甲板调度更从容,效率更高,提高了起降、出动效率,有助于战斗力的提升。
山东舰拥有3 000多个舱室,首次实现了社区化管理,具有高度的分工协作和信息交换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基于对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辽宁舰的研究,山东舰由我国自行改进研发而成,上千万个零部件全部采用国产产品,实现了从改建到自建航空母舰的历史性跨越,是我国远洋军事能力显著提升的标志性成就。
山东舰正式入列是我国航空母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迈向海洋强国的有力步伐。山东舰与辽宁舰一度一起组成中国海军“双航母”时代的核心,我国也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外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双航空母舰编队的国家。中国航空母舰正以精良的装备和专业的作战能力保卫华夏的海空两域,守护祖国的安全。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命名,舷号为“18”。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其满载排水量为8万余吨,配置了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经历几十年的潜心发展,我国在国防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国产航母、歼-20、东风-17弹道导弹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