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由“三个面向”到“四个面向”

五、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由“三个面向”到“四个面向”

2014年8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作了批示,强调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这是他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三个面向”。

中国科学院以“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目标,全面落实“三个面向”精神,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争取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全力打造高端科技这个现代国之利器,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国防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统筹院所、学部、教育机构,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让中国科学院真正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时再次强调“三个面向”,同时强调要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从战略背景、战略要求、战略部署、战略任务4个方面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系统布局。在“基本原则”部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坚持问题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明确我国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关键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力争形成更多竞争优势。”由此,“三个面向”进入党和国家政策层面,成为指导我国科技创新的行动指南。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内核,“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共产党人始终如一坚定秉承的核心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疑难重大疾病、医疗资源不足给人民群众带来生命健康威胁等现实挑战,果断地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方向,这是科技发展以人为本理念最集中、最现实、最深刻的体现,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科技工作上的生动体现和现实要求;这不仅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而且体现了深厚的人民情怀,更是彰显了对生命的最大敬畏和尊重。从“三个面向”到“四个面向”,标志着党中央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理念上做出了新布局,标志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已经上升到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同样高度,昭示未来中国必将加快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发展步伐,加紧补齐生命健康科技研究短板,加速提高生命健康科技事业创新能力,加大面向医疗卫生领域科技投入力度,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能力基础和实力基础。

“四个面向”对我国新时代推进科技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的重大完善、重大提升、重大创新,标志着科技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内容更加系统、体系更加完整、思路更加成熟,成为新时代引领科技事业发展最新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