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从全面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从作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决策,到部署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领导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奏响了人才发展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铿锵乐章。全国人才资源总量快速壮大。专业技术人才从2010年的5 550.4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7 839.8万人,我国由此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相互成就,从“嫦娥”飞天到“蛟龙”入海,从“天眼”探空到“墨子”传信,从“北斗”组网到“神威”超算,从5G商用全面推进到新冠疫苗加速研制……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喷涌而出,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我国科技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节节攀升。2015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这三部曲,让科研人员可以凭成果致富。2017年,《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扩大了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2018年,《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印发后,18项具体政策措施分别对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则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赋予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更大科研自主权。2021年7月,《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印发,围绕科技成果“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完善评价机制,作出明确工作安排部署;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发布。一份份改革文件接续出台,持续破解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