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用并行口设计LED数码显示电路

2.3.1 用并行口设计LED数码显示电路

1.LED数码显示器及其原理

LED有着显示亮度高、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最常用的是7段LED显示器,又称为数码管。7段LED显示器内部由7个条形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小圆点发光二极管组成,根据各管的亮暗组合成字符。常见LED显示器的引脚排列如图2.18所示。其中,COM为公共点,根据内部发光二极管的接线形式,可分成共阴极型(见图2.19)和共阳极型(见图2.20)。

LED数码管的g~a、dp共8个发光二极管因加正电压而发光,因加零电压而不能发光,不同亮暗的组合就能形成不同的字形,这种组合成为字形码。显然,共阳极和共阴极的字形码是不同的,其字形码如表2.5所示。LED数码管每段需10~20 mA的驱动电流,可用TTL或CMOS器件驱动。

图2.18 LED管引排列图

图2.19 共阴极型

图2.20 共阳极型

表2.5 LED字形显示代码表

字形码的控制输出可采用硬件译码方式,如采用BCD-7段译码/驱动器:74LS48、74LS49、CDD4511(共阴极)或74LS46、74LS47、CDD4513(共阳极),也可以用软件查表方式输出。

2.LED数码管的接口

数码管的接口有静态接口和动态接口两种。

静态接口为固定显示方式,无闪烁,其电路可采用一个并行口接一个数码管,数码管的公共端按共阴极或共阳极分别接地或Vcc。这种接法占用接口多,如果P0口和P2口要用作数据线和地址线,仅用单片机片内的并行口就只能接两个数码管。也可以用串行口的方法接多个数码管,使之静态显示。

动态接口采用各数码管循环轮流显示的方法,当循环显示的频率较高时,利用人眼的暂留特性,好像数码管在同时显示而看不出轮流显示现象,这种显示需要一个接口完成字形码的输出(字形选择),另一接口完成各数码管的轮流点亮(数位选择)。

LED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基本做法在于分时轮流选通数码管的公共端,各数码管轮流导通,在选通相应数码管后,即在显示字段上得到显示字形码。这种方式不但能提高数码管的发光效率,而且由于各个数码管的字段线是并联使用的,从而大大简化了硬件线路。

动态扫描显示接口是单片机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方法。其接口电路是把所有显示的8个笔画段q~a和dp同各端并联在一起,而每个显示器的公共极COM各自独立地受I/O口线控制,CPU向字段输出口送出字形码时,所有显示器由于同名端连接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但究竟是哪个显示器亮,则取决于COM端,而这个端口是由I/O控制的,所以就可以自行决定何时显示哪一位了。而所谓动态扫描是指采用分时的方法,轮流控制各个显示器的COM端,使各个显示器轮流点亮。

在轮流点亮扫描过程中,每位显示器的点亮时间是极为短暂的(约1 ms),但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管的余晖效应,尽管实际上各位显示器并非同时点亮,但只要扫描的速度足够快,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组稳定的显示数据,就不会使人有闪烁感。

采用总线驱动器74LS573提供LED数码管的段驱动,输出高电平时点亮相应段;采用集电极开路的BCD-十进制译码器/驱动器完成LED数码管位驱动,输出低电平时选通相应位。P2口每个口线输出灌电流不足以驱动一个数码管显示器的位—公共极,所以通过集电极开路的BCD-十进制译码器/驱动器,既节约P2口线,又增加驱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