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音乐相关知识

3.7.2 音乐相关知识

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声带、琴弦等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波,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耳,人们就听到了声音。声音有噪声和乐音之分,振动有规律的声音是乐音,如人声带发出的歌声、由琴弦发出的琴音等。音乐中所用的声音主要是乐音。

乐音听起来有的高,有的低,这称为音高。音高是由发音物体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的,频率高,声音就高,频率低,声音就低。

音乐中所用乐音的范围从每秒钟振动16次的最低音到每秒钟振动4186次的最高音,大约97个。

不同音高的乐音是用C、D、E、F、G、A、B来表示的,这7个字母就是乐音的音名,它们一般依次唱成DO、RE、MI、FA、SO、LA、SI,即唱成简谱1、2、3、4、5、6、7,这是唱曲时乐音的发音,所以称为唱名。把C、D、E、F、G、A、B这一组音的距离分成12个等份,每一个等份称为一个“半音”。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有两个“半音”的,称为“全音”。

通俗地说,那些1、2、3、4、5、6、7的音称为自然音,那些在它们的左上角加上#号(如#4、#1)或者b号(如b7、b3)的称为变化音。#称为升记号,表示把音在原来的基础上升高半音;b称为降记号,表示音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低半音。音持续时间的长短即时值,一般用拍数表示。休止符表示暂停发音。

一首音乐是由许多不同的音符组成的,而每个音符对应着不同的频率,这样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组合,加以与拍数对应的延时,构成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