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学界大人物的地位

确立学界大人物的地位

(1949年7月至1950年6月)

自1949年7月钱学森回到帕萨迪纳至1950年6月“钱学森案件”发生的一年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声誉几乎可以与20世纪30年代的冯·卡门相匹敌。他身兼数职,既是科学家,又是教授,还是管理者,俨然成了加州理工学院一个不容小觑的大人物。

这一时期,钱学森最主要的职务是担任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他的任期是1949年至1955年。

1949年8月,新学期尚未开始,钱学森一家刚在帕萨迪纳安顿好,钱学森就立即投入喷气推进中心的组织和规划工作,设法使中心能在学年一开始就运转起来。

1949年12月1日,钱学森在美国火箭学会年会宣读了题为“丹尼尔和佛罗伦斯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报告,介绍喷气推进中心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心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按研究生的水平在火箭和喷气推进技术的领域培训青年工程师和科学家,竭力培育新一代先驱者,将航空前沿推向下一个“更高的”范畴;二是在火箭和喷气推进领域策动研究和提出先进的理念,竭力对这一新领域的坚实发展贡献必要的基础知识;三是促进和平时期火箭和喷气推进的商业和科学应用。钱学森指出,喷气推进专业的教学计划应适当包括机械工程与航空工程两个领域的内容。希望招收来自这两个学科领域有专业基础的大学生。两个专业方向的培养计划包括:一是5年计划,取得科学硕士学位;二是6年计划,获得航空工程师或机械工程师的学位;三是继续深造,授予哲学博士学位。火箭和喷气推进的课程学习于1949年9月正式开始。此外,教学课目和研究课题会根据实践经验进行调整,整个教学计划将有数年的调整期。弗兰克·马勃指出:“由于钱学森的精心规划和指导,中心圆满地达成了哈利·古根海姆的目标。”

钱学森所规划的喷气推进中心把理论和工程术结合在一起。他在喷气推进中心工作中所取得的丰富经验,是后来回国创办中国科技大学的基础之一,中国科技大学就是要办成理工结合,且以“理”引领“工”的加州理工学院类型,培养会工程技术工作又能开展科学研究的学生。理科学习要求夯实知识基础,工科则要求熟悉工程技术问题,会机械制图。他主张中国科技大学不要办零一系、零二系……只要一个系——零零系,理工一样学,出去什么都能干,提倡通才教育。

此外,这场报告还大大提升了钱学森的公众知名度。报告中钱学森以一个航程为3 000英里的火箭飞行器为例,研究了它的飞行性能,并给出了小于1小时的飞行时间的分析,进而指出:“实现洲际火箭客机的要求完全没有超出当今掌握的技术范畴。为了达到一个合理的着陆速度毋需有大的机翼,有关结构重量的技术要求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样的火箭班机何时能实现呢?那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在前面讨论中所指出来的基础研究肯定将能促进长程火箭旅行之日的到来。”

img

钱学森(左三)与同事在加州理工学院合影

当时美国《纽约时报》和《时代》杂志都以长篇介绍了钱学森的科学创想,后者还刊登了钱学森的照片。《大众科学》和《飞行》杂志也都对这种火箭飞机进行了生动地宣传。这一年中,钱学森还大胆预测月球旅行不出30年即可实现,且行程只需一周。1950年5月,《大众机械》杂志封面上画了宇航员的形象,杂志里引用钱学森的话说,“工程师们可以立即建造登月火箭”。此时的钱学森已经确立了他所在领域内主要发言人的地位。

在喷气推进中心的工作以外,担任罗伯特·戈达德教授的钱学森在学院的教学任务很重。第一个学期,钱学森就开授四门课程:液体和固体推进剂火箭,高温设计问题,以及与喷气推进实验室其他成员共同开设的喷气推进动力装置和喷气推进研究课程。

img

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授课

img

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讲授火箭客机知识

这一时期钱学森还计划担任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顾问,并继续任美国航空喷气公司顾问。他每个月抽出三个周一,为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这家起初只有6名员工的小公司此时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上千职员的大企业。由于工作需要,钱学森申请了保密许可证,以便他可以从事公司与美国空军、海军和陆军军械部签订的机密航空研究合同的工作。1949年9月,钱学森获得了美国陆军给予的机密研究许可证。

1949年冬天,蒋英再度怀孕,幸福的三口之家又将迎来一位新成员。

这一年,钱学森的家成了一个小社交圈子的中心。圈中人都是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或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朋友。

此时,罗沛霖与钱学森来往密切。几乎每一个周末,他都在钱学森家中度过,他们时常一同欣赏古典音乐。在大学时代,他俩就已经熟识。罗沛霖自1935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延安做过通信工程师。1947年,罗沛霖受中国共产党组织指示和资助,又在钱学森的建议和推荐下,考取自费留学,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

img

刚刚就任戈达德教授的钱学森(左三)与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在一起

不过,罗沛霖与钱学森同在加州理工学院期间交往的时间仅有一年。自1948年秋到美国后,罗沛霖于1950年6月就回国了,他回忆道:“那时我觉得是党组织派我出来留学的,不能浪费时间,如果浪费了时间对不起党组织,所以我打算在两年之内把博士读完。”在美国时,罗沛霖与中国共产党组织也有联系,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替党组织做一些事情,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创办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分会,组织了很多活动。1949年夏,钱学森从麻省理工学院回到加州理工学院的时候,罗沛霖还组织中国的同学们去欢迎钱学森。在罗沛霖的动员下,庄逢甘等在美学者陆续回国。钱学森回忆当时罗沛霖也叫他“早日为解放了的祖国服务”,这深深促动着钱学森的回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