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观测线的位置及长度、观测点及控制点数目的确定

2.3.2 观测线的位置及长度、观测点及控制点数目的确定

根据采矿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监测的需要,以及项目区地貌情况,22618工作面上方共设3条观测线,分别为一条走向观测线(A线)、两条倾向观测线(B线)。

根据地表移动变形的一般规律,倾斜观测线到开切眼的距离为

式中 H——工作面边界开采深度,m;

h——表土层厚度,m。

由于22618工作面所采2.3号煤层属于近水平煤层,所以走向观测线(即A线)拟布置在工作面的上方正中央处;为保证倾向观测线位于走向方向的充分采动区域内,倾向线的位置见式(2-2):

式中 D——倾向线距离开切眼的位置;

55°——西山矿区充分采动角。

按理论应布置在工作面内大于距离开切眼301m以外(A21号点),但由于受工作面上方地形的限制,为方便测量以及能够测到更加真实客观的地表移动变形数据,将B线分两段布设,B1~B15号点布设在工作面内左侧距离开切眼390m处(A24号点),B16~B31号点布设在工作面内右侧距离开切眼700m处(B18号点)。

根据22618工作面实际地质采矿条件,A线和B线观测站编号和设计位置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 A线和B线观测站编号和设计位置示意图

A线各点坐标值见表2.1。B线各点坐标值见表2.2。

表2.1 A线各点坐标值

表2.2 B线各点坐标值

为方便对采煤沉陷区的建(构)筑物进行变形监测,在沉陷影响区以外布设了3个控制点,其点位可根据地形来选择,尽可能视野开阔。控制点布设示意图如图2.2所示。控制点编号与设计坐标见表2.3。

图2.2 控制点布设示意图

表2.3 控制点编号与设计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