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移动和变形计算
2025年09月26日
2.4.4 移动和变形计算
观测数据经过整理改正后,便可计算测线上各测点的移动变形情况。移动变形主要包括:各点的下沉和水平移动,相邻两测点间的倾斜和水平变形,相邻两段(或相邻三点)的曲率变形等。各移动和变形值按式(2-3)~式(2-9)计算。
(1)m次观测时n点的下沉计算式为
式中 W n——地表n点的下沉值,mm;
H n0、H nm——地表n点在首次和m次观测时的高程,m。
(2)相邻两点的倾斜计算式为
式中 W n+1、W n——地表点n和n+1号点的下沉值,mm;
l n~n+1——地表n~n+1号点间的水平距离,m。
(3)n号附近的曲率,即n-1~n+1号点之间的曲率计算式为
式中 i n+1~n、i n~n-1——n+1~n号点和n~n-1号点的倾斜,mm·m-1;
l n+1~n、l n~n-1——分别表示n+1~n号点和n~n-1号点的水平距离,m。
(4)n号点的水平移动计算式为
式中 U m——地表n点的水平移动,mm;
L nm、L n0——分别表示首次观测和m次观测时地表n点至观测线控制点间的水平距离,用点间距累加求得,m。
(5)n~n+1号点间的水平变形计算式为
式中 (l n+1~n)0、(l n+1~n)n——分别表示n+1~n号点在首次观测时和n次观测时的水平距离,m。
(6)n号点的下沉速度计算式为
式中 W nm-1、W nm——分别表示m-1次和m次观测时n点的下沉值,mm;
t——两次观测的间隔天数,d。
(7)n号点的横向水平移动计算式为
式中 y mm、y n0——分别表示第m次观测和首次观测时n号点的直线值。
其中,横向水平移动是垂直于观测线方向的水平移动,计算时注意正负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