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压卷之作
任力财这个名字很俗气,因此他初写小说的时候选择了笔名:金生水。金生水果然有了几分名声,有时候还被人家称为著名作家。其实他知道,不太著名。光阴似箭,金生水已经沦为文坛宿将。尤其是新生代啊美女作家们的出现,金生水感到自己即将成为化石,一块文学化石。其实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资格称为化石,况且是文学化石。你若是成为文学化石,人家“鲁郭茅巴老曹”往哪里搁呢?就其本性而言,他永远是那个任力财。
跨越世纪之后,金生水或者说任力财活得更加小心了。人到中年必须保养身体。于是他戒了烟。酒不用戒,本来就不怎么喝。
锐气大减,人的性情也变了。长篇不写了,当心累垮身体。中篇也不宜多写,写多了没用。短篇太吃功夫,不易藏拙,一年写它一两篇足矣,未必非要发表在什么北京上海的大刊物上。本地作家为本地读者服务嘛,本地作家的作品发表在本地刊物上,市领导兴许还能看见。当作家如今也要讲究出场率。你一年在《收获》啊《十月》啊上面发表八个中篇,王市长啊余书记什么的,肯定看不见。于是你的业绩等于零。倘若你隔三岔五在本地的“两报一刊”上露面儿,作家的地位就保了。“两报一刊”是什么意思?两报就是“日报”和“晚报”,一刊就是本地的《文学季刊》。
金生水或者任力财已是中年作家,有“两报一刊”这一亩三分地,足够扑腾了。
于是,他为了保养身体以及避免江郎才尽,开始为报纸撰写小稿儿。
去年才开始使用电脑写作,虽然远远落后于时代,但还是能够随着潮流朝前走。就好比随着人流儿去赶集。他写的小稿儿,质量尚可。因此没有使他丧失写作信心。作家最为重要的就是信心。
用电脑写稿,往往需要打印。他懂得节约用纸了,有时候一张白纸正面有字儿,就用反面儿打印。他为自己这种毫无虚荣心的行为而感到自豪。
日报的一个女编辑来电话约稿,还挺急。他答应写,并且答应按时交稿。本地的作家都是这样没出息,只要“两报”一约,准写。
他的这篇小稿儿写得很顺,一气呵成。这时候谁要是说他江郎才尽,他肯定急。小稿儿写成,开始打印。他仍然力行节约,找了一张用过的稿纸,他在反面儿打印。这篇小稿儿的标题是《冬天不冷》。
如期寄给报社编辑。编辑很快就打来电话,说发了。不过收到样报,还需等待几天,邮局太慢。好在金生水已经擅于等待,当然不是戈多。
样报尚未收到,报社编辑却打来电话,说这篇小稿儿不愧名为《生活万岁》,年终评奖果然“万岁”,被评为副刊大奖,还被总编辑誉为全年“压卷之作”。任力财或者金生水听罢,呆了。《生活万岁》?我从来没有写过这篇稿子啊!文章千古事,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他在电话里要求女编辑立即查明此事,以免贻笑大方。
一小时之后,女编辑打来电话,说此案已经查明:“是我出了差错,我把您稿纸背面儿那篇废稿给发表啦!”
这就是金生水或任力财先生“压卷之作”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