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华夏系构造
新华夏系构造的规模更加宏大,北北东向的隆起带和拗陷带相间发育,北北东向的延伸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郯庐断裂的延伸方向所规范的。李四光教授将新华夏系构造划分成三个北北东动向的隆起带和三个北北东向的拗陷带。正如李四光教授所说,新华夏系构成了从太平洋登上帕米尔高原的阶梯。从大洋扩张构造形成机制来看,新华夏系第一隆起带和第一拗陷带应属于板块移动构造,是移动板块后部张裂构造带,张裂带以东地块在亚洲板块西移过程中滞留在太平洋中成为岛弧。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到第三拗陷带才是纯粹的大洋扩张构造。不过整个亚洲板块的向西移动都是太平洋扩张形成的,所以新华夏系第一隆起带到第三拗陷带都可以归属到大洋扩张构造。为了叙述方便,也为了尊重历史,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就不再另行命名,而沿用地质力学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