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储油构造
讲到储油构造,人们都会想到穹隆构造,石油通常都储藏在穹隆构造中。但这仅是石油储存的具体位置,因为储存了石油,地层必然隆起成穹隆状。除此之外,石油还有别的储藏构造。与广阔的大地相比,这些具体的储油构造只占很小的范围,寻找它们有如大海捞针,到哪里去找这些具体的储油构造呢?如果石油储藏很深,在地表就不一定能见到类似穹隆的储油构造,因此必须从更广阔的范围去寻找大型的储油构造。
石油主要生成于板块的前缘增生带中,但一旦板块发生碰撞,形成碰撞隆起带,石油就不会仍然保存在原来的位置,而要发生迁移。石油会向何处迁移呢?石油必然迁移到板块碰撞隆起带两侧的拗陷盆地中去。因为拗陷盆地地势较低,相对稳定,构造简单,两侧有板块碰撞隆起带与伴生隆起带把拗陷盆地与外界隔开,使得石油赋存在一个封闭系统中,不至于外流,所以是石油最好的储存位置。板块碰撞隆起带两侧的拗陷盆地都包含了板块前缘增生带的主要部分,因此板块前缘增生带中生成的石油绝大部分都会向拗陷盆地集中,形成具体的储油构造。同时板块碰撞隆起带两侧的拗陷盆地也是石油的生成地,就更加大了盆地中的石油储藏。
板块碰撞过程复杂,有时是不同地域的板块,或不同时期的板块碰撞形成的隆起带,连接成一个大的隆起构造带。例如从天山到祁连山,到秦岭、大别山的板块碰撞隆起带,其两侧的拗陷盆地也连接成断断续续的拗陷带,也就是一条大的拗陷带中可以包含多个不完全连通的拗陷盆地。这些拗陷盆地可以是当初形成时就不连接的,也可以是后来改造使之不连接的。一条大的不同时期形成的板块碰撞隆起带两侧的两条包含了多个盆地的大型拗陷带,则是储存石油的最主要的构造,称之为赋油构造带,石油应当主要赋存在赋油构造带中。赋油构造带是最重要的储油构造,找石油首先应当从战略上解决找油位置,就是先要找到赋油构造带,在赋油构造带中找石油,而不要到赋油构造带以外去找石油。两个赋油构造带交会处更利于石油赋存,不要以为只要是平原就可以找到石油。利用布格重力和航磁资料找到赋油构造带拗陷盆地最深的位置,也就是赋油构造带中基底拗陷最深的位置,进行地震勘探,就可以圈定油田的具体位置。
世界上关于石油成因存在两种争论:一种认为是生物生油;另一种是火山生油,即地幔中的炭随火山上升与有机质结合,生成石油。从板块构造观点看,两者并不矛盾。海洋生物是生成石油的物质基础,而地壳板块碰撞或拼接,都会造成火山的喷发,在板块碰撞或拼接带上,此种现象经常发生。如非洲板块前缘与欧洲板块对接,已导致意大利经常火山喷发,南美洲前缘在拉丁美洲与北美板块对接,也导致了很多的火山喷发,这些前缘增生带生成石油,就会看作与火山活动有关。从俄罗斯勒拿河到贝加尔湖、贺兰山、龙门山、云南西部、缅甸西部的板块拼接带,虽然没有形成板块碰撞隆起带,但其板块前缘的对接曾经引起火山喷发,从而影响前缘增生带中的石油,也被看作和火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