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移动前缘压扭性地震
大洋扩张使地壳板块发生移动,当板块移动速度不是很快时,板块受到剥蚀,在板块前缘沉积的速度大于板块受到阻力隆起的速度,板块就会形成板块移动前缘增生带。如中国的黄海、东海内,因亚洲板块东移形成的板块移动前缘增生带,即属此类型。但当板块移动受到很大的阻力,迫使板块前缘隆起,板块前缘隆起的速度大于板块前缘被剥蚀的速度,板块移动前缘就会发生隆起,形成隆起带。板块前缘隆起带克服阻力而发生移动时,就会发生地震,此类地震带应属于板块移动前缘压扭性地震带。南北美洲西海岸发生的地震,就是大西洋的扩张,迫使南北美洲板块西移,受到强大阻力而形成隆起带,当西移板块克服阻力而发生移动时,就会发生地震,因此南北美洲西部濒临太平洋地带的地震带可称为南北美洲板块西移前缘压扭性地震带。
亚洲东部,从库页岛到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新几纳亚、所罗门群岛,即亚洲东部第一岛弧,都因印度洋的扩张发生东移,美国、日本的地质学家把菲律宾等地的东移现象称为“潜没”了。这些地块为什么会“潜没”呢?美国和日本的这些地质学家只看到了这些地块的消失,甚至还用钻探证实了“潜没”现象的存在,却未从更大的范围去探索“潜没”现象的原因。其实正是印度洋的扩张,迫使上述板块向东移动,板块的西部体现出张裂、扩张现象,板块东部向东移动,就出现了“潜没”现象。亚洲东部岛链地带,隆起的速度大于剥蚀的速度而发生隆起,其地形也往往是东部较陡,西部稍缓,岛弧克服阻力而发生东移,就会引发地震和火山活动。例如日本福岛地震至今还影响着东亚地区人们的生活。亚洲东部地震带应称为亚洲板块东移前缘压扭性地震带。
为什么大西洋会向西扩张,迫使南北美洲西移,而不向东扩张?印度洋为什么只向东扩张,迫使亚洲、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板块东移,而不再向西扩张?这是因为地球为了形成底面朝北的早古生代地球四面体的需要。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地球就会收缩形成四面体。太平洋最早形成,迫使南北美洲板块和亚洲板块向东西两侧大幅度地移动,尤其是亚洲板块,除了受太平洋扩张力的作用,还受到地球自转力的作用,向西移动了上万千米。为了适应形成地球四面体的需要,大西洋和印度洋也相继形成。非洲板块在和澳大利亚、印度板块分离后,一直是向西移动的,正是非洲板块长距离的西移,才在非洲东部形成非洲大裂谷。如果非洲继续西移,非洲大裂谷以东的地块就会脱离非洲板块,成为非洲东部的岛链。非洲之所以不再继续西移,是因为受到大西洋扩张力的影响,非洲板块在印度洋向西、大西洋向东扩张力的作用下,得到了平衡,于是,大西洋只能向西扩张,推动南北美洲板块向西移动,而印度洋扩张力只能推动亚洲,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板块向东移动。太平洋太大,只有南北美洲板块西移,亚洲等板块东移,才能使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个面得到均衡。也正是南北美洲板块的西移,亚洲和菲律宾等板块的东移,才在其板块移动前缘地带形成地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