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王鸿祯,杨巍然,刘本培.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M].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1988.
[2]李春昱,郭令智,朱夏,等.板块构造基本问题[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6.
[3]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M].北京:地质力学研究所,1963.
[4]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5]方道恕.中元古代以来华南地区板块运动初探[J].江西地质,1993,7(1).
[6]乔秀夫,等.中国前寒武纪古地理格局[J].地质学报,1988.
[7]马俊文.江西二叠纪含煤地层头足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8]黄汲清,陈炳蔚.中国及邻区特提斯的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9]张伯声.中国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0]马俊文.江西乐平煤系外胄菊石科的发现[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
[11]马俊文.阿拉斯菊石群的新材料[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1).
[12]马俊文.江西安福一些晚二叠世早期菊石[J].江西地质科技,1995,(2).
[13]马俊文.安德生菊石科的新材料[J].江西地质科技,1995,(3).
[14]马俊文.江西上饶二叠纪环叶菊石科[J].江西地质科技,1996,(3).
[15]马俊文,李富玉.寿昌菊石科的新材料[J].江西地质科技,1997,(3).
[16]马俊文.赣中晚二叠世早期鹦鹉螺[J].江西地质,1997,11(1).
[17]马俊文,李富玉.腹菊石超科一新种[J].江西地质,1998,12(2).
[18]方道恕.雪峰山波峰构造及其找煤意义[J].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2,14(1).
[19]王桂梁,琚宜文,郑孟林,等.中国北部能源盆地构造[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