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煤系地层

1.中国的煤系地层

目前中国主要有以下七个煤系地层:

(1)寒武纪煤系

早古生代,我国基本没有形成煤系,因为当时植物还很少,仅在扬子板块于寒武纪初期形成了很薄的煤层,这些煤层不是由植物形成的。当时扬子板块处在赤道附近,生物大量繁殖,微小生物的残体形成了煤层。该煤层质地坚硬,灰分很高,称为石煤。该煤系煤厚一般为0.1~0.4米,基本没有开采价值。

(2)早石炭世煤系

以湘赣广东较为发育,湖南称为测水煤系,江西称为梓山煤系。仅湖南将该煤系地层作为主要可采煤层开采,赣南、赣中仅有少量开采。

(3)晚石炭世煤系

主要在东北和华北,分别为本溪组和太原组。该煤系煤层稳定,煤质好,分布范围广,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系地层。

(4)中二叠世煤系

在华北、东北为山西组,分布与石炭纪煤系相同。在华南,过去都误称为晚二叠世龙潭组。20世纪80年代,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在福建龙岩开展工作,通过煤系中蜓科化石的鉴定,将煤系地层确定为中二叠世,称龙岩组。南京古生物研究所赵金科院士经过对江西上饶、铅山一带的“龙潭组”开展工作,通过对煤系中菊石化石的鉴定,确定煤系为中二叠世,称上饶组。湘南“龙潭组”中的菊石化石经马俊文先生鉴定,也定为中二叠世。因此,现在已可确定,南岭附近,从福建南部到赣南、粤北、湘南、广西、贵州乃至川南一带的煤系均为中二叠世煤系。该煤系是中国南方最主要的煤系地层,也是中国南方产煤量最大的煤系。该煤系煤层煤质好,煤层稳定。

(5)晚二叠世煤系

主要发育在江西中部,称龙潭煤系或乐平煤系。该煤系煤层稳定,该煤系大部分为烟煤,武功山以南为无烟煤。

(6)晚三叠世煤系

目前主要分布在江西及皖南,称安源煤系。该煤系很可能广布于整个江南拗陷,即从川中北到湘北、湖北、赣北、皖中南,长约2000千米、宽约800千米的范围内,其时代可能上延到中三叠世,是我国潜力最大的煤系。

(7)侏罗纪煤系

主要分布在阴山以南的内蒙古、陕北和甘肃东部一带。

此外,还有一些煤系,由于资料不足,不能详论。如新疆北部富蕴县一带、准噶尔盆地中的吉米一带产出煤炭的煤系,是否可与华北板块相对比尚不清楚。扬子板块上还有一些煤系,如在江西瑞昌、武宁一带早、中二叠系之间的煤系,王竹泉先生称为王家铺煤系,在彭泽有人称为梁山煤系。该煤系的煤层底板无植物根化石,其成因和时代归属争论颇多,应划归安源煤系为宜。其之所以赋存在二叠系底部灰岩之间是构造原因造成,故未列成单独的煤系地层。另外,从贺兰山东侧到云南西部,应存在新近纪的煤系地层,因为时代较新,煤的变质程度较低,应在褐煤到泥炭阶段,所以未列入主要煤炭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