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关于地震预报
地震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开展地震预报,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重大措施。
怎样才能做好地震预报?目前我国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在大断裂附近设立地壳应力观测台站,监测地应力的变化,从而预报地震。设立应力观测站显然是必要的,但是迄今为止,地震预报的效果并不好,原因何在呢?
地震预报绝不是仅在几条重要断裂附近设监测台站就可以解决的。由于各个地区所处板块构造类型与位置不同,地壳组成不同,受到的地应力,包括压应力、张应力和剪应力大小也不同,必须要有足够大的监测台站的密度,才能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才能作出接近实际的判断。观测台站的站距应在五十、四十甚至三十公里内;不仅在重大断裂带附近设站点,还要在稳定地区设台站。应当监测压应力、张应力、剪应力的大小,把三种应力数据构画成等值线图,看三种应力在哪些地方是团块状的,在哪些地方是紧密线状的。团块状区偶尔几个点数值高,并不会导致地震,只有在线状分布区才发生地震。仅是有压应力或张应力高的线状分布区,而剪应力小,或剪应力未构成线状分布,也不易导致地震。只有压性或张性线状应力分布区与剪性应力线状分布区一致,应力方向一致,或相近,才会引发地震。这些地应力的分布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地震的发生,应力得到释放,线状应力分布带的状况会发生变化,乃至转移。在不同板块分布区、不同板块构造带上,地应力大小是不一样的,应当弄清地应力的分布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只有在尽可能高密度分布的监测台站对三种应力监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与板块构造的关系,才能较为可靠地作出地震预报。
通过实际经验的总结,人们发现地震发生前夕,尤其是中级以上地震的地震中心区,往往会发生鸡、犬、牛、马、鼠、蛇等动物的异常活动。它们会烦躁不安,喊叫跑动。据报道,2005年1月,广西南宁多个养蛇场的眼镜蛇曾发生异动,有多条眼镜蛇撞墙而死,五天后发生了武鸣4.5级地震。2005年10月,南宁养蛇场的眼镜蛇又发生异动,也有多条眼镜蛇撞墙而死,六天后发生了平果4.6级地震。这些动物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异动呢?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受到了强烈的电磁场的刺激。这个强大的电磁场人类感觉不到,但动物比较敏感,可以明显感觉到,因此烦躁不安,产生异动。这个电磁场是由地应力的变化衍生出来的,不妨称作地应力电磁场。在地震发生前,随着某个地点地壳中挤压应力的增大,就会积聚起巨大的能量,就会形成强大的电磁场。该电磁场应以震源为中心,强度最大,向周边衰减。一旦地震发生,随着地层滑动,挤压应力得到释放,积聚的能量也同时得到释放。因此在地震发生时往往会产生暴风雨,雷电交加,这是能量释放的结果。各个地区在地震发生前夕,往往都会发生动物异动的情况,这是种普遍现象。这种现象说明,电磁场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时,动物才会感应到电磁场的刺激而发生异动。中级以上的地震,震前电磁场的强度是动物可以感应到的。小的地震,震前电磁场强度不够大,动物感应不到,但小震的危害也不大。因此可以人工设计一个电磁场,把动物,尤其对地应力电磁场反应强的眼镜蛇置于该电磁场中,逐渐加大电磁场的强度,看看电磁场加大到多大值时,动物才会产生异动,测得的这个电磁场强度就是地震的警戒强度;再用测试电磁场强度的仪器检测地应力电磁场,在实际地震中验证这个地震发生前的警戒强度;然后把多次验证过的警戒电磁场强度用于地震预报,应当可以取得较好的地震预报效果。这是项烦琐复杂的工作,但为了做好地震预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不得不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