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作者简介

主编说明

楔子

第一章

精神肖像:于坚是谁?

批评家、传记作者如何面对诗人

第二章

一份传记资料:出生的那一刻,童年经验

出生地、空间构造与精神哺乳期

第三章

萨米兹达特:最初的时刻,第一行诗

尚义街六号的黄房子

第四章

两个重要的年份:1983,1984

1986年:多事之秋

第五章

词语的拯救与“元诗”

“拒绝隐喻”:“朝向语言风暴的危险旅行”

中心与外省:语言区隔与重置发声

第六章

“日常生活”:诗与真、词与物

城郊、厂区:“罗家生”与日常“史诗”

第七章

站在餐桌旁的一代:谁造谁的反?谁革谁的命?

“断裂”或影响的剖析:“卡夫卡和他的前辈们”

第八章

“0档案”:案例与效果史

“盘峰诗会”:难解的冲突或一场“误会”

第九章

“原在”的诗人、“故乡”的诗人

庞然大物与“断崖”时代的到来

火车与钟楼:另一种时间观的诞生

“忽然在高速公路中间出现”

“飞行”的能见度

第十章

诗人散文:“我的散文是我诗歌的黑暗”

暗盒、银盐:摁下快门的一刻,或挽歌猝临

尾声

一代人的怕和爱

附录1:于坚诗文集目录

附录2:于坚创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