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而渔,“渔”不能用“鱼”代替

竭泽而渔,“渔”不能用“鱼”代替

竭泽而渔是指排尽湖水或池水来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需要提醒的是,这里的“渔”是动词,是捕鱼的意思,不是名词,所以不能写成“鱼”。

这个成语来自一个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在城濮爆发了战争。相比之下,楚国的力量明显强大于晋国。晋文公感到凭实力硬战,晋国必定要败,于是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晋文公的舅父狐偃建议采用欺诈的战术,大夫雍季不同意,反驳道:“如果采用欺诈的战术,就如同排干水塘里的水捉鱼,虽然现在能得到鱼,但以后就没有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晋文公觉得雍季说得有道理,于是给了他丰厚的奖赏。

现实生活中,竭泽而渔的事例比比皆是。为了自身的生活,人类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企图改变自然界的规律,深挖矿产,砍伐原始森林……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掠夺,使得地球的环境遭受了巨大灾难,这便是一种竭泽而渔的行为。

对我们个人而言,我们应该有节有度,有松有紧。把握每件事的度,懂得取舍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