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舍《养花》有感

读老舍《养花》有感

今天是周末,我们家的读书交流会又开始了。

爸爸妈妈先一起朗诵了一首徐志摩的诗,轮到我了,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老舍先生写的《养花》,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为什么我偏爱这篇文章?因为我觉得老舍在《养花》中揭示的道理非常朴素和实际,对认识生活很有指导意义。老舍先生通过自己亲自养花的实践,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色有香,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用《养花》中的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读过《养花》我有两点感受。第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句话说得千真万确!它不仅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还揭示了做事情的道理:只有付出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自己养小鹦鹉的事。我看见同学家养的小鹦鹉很可爱,就缠着妈妈也给我买了两只虎皮鹦鹉。看着它们每天在笼子里上下翻飞,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很欢喜。每天放学回家就趴在笼子旁欣赏它们无忧无虑的生活,给它们换水、喂食。但后来不知怎的,我就对它们失去了兴趣,就一次性给它们放入许多食物,几天都想不起来给它们换水。所以,几天后我去看它们时,一只小鹦鹉已经“光荣地牺牲”了,另一只也奄奄一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我伤心地流下了眼泪,都是我的懒惰害了它们。今天看到老舍先生说的“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时,我也想说:“不劳动,连小鹦鹉也养不活;不劳动,生活就不精彩。”

怎样才是真正理解了老舍先生的这句话呢?小作者结合自己养鹦鹉的经历来谈,很有说服力。

第二,读《养花》,让我明白了快乐是要与人分享的。老舍先生家养了花,“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老舍先生全家都感到骄傲;昙花开放时,老舍先生约朋友来看;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老舍先生送给朋友一些,这就是分享。以前,我不怎么懂得分享,老师让我在班里读作文,我总怕别的同学的作文超过我,所以很不情愿地读给大家听。还有过年时爷爷给我买了几本好书,我就自己在家里偷着看,一直不愿意拿到学校给同学们看。今天我懂得了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明天我打算把书拿到学校,让大家也欣赏欣赏,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小作者结合自身生活感受谈了读老舍先生的文章感悟到的“分享”的道理,感悟真实、具体。

读一本好书,就像遇到一位可敬的老师;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好朋友。她每天陪伴着你一起成长,一起探索生活的奥秘。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

名师点评

文章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小作者在开篇直接介绍读《养花》的感悟,接着采用分点的形式,着重谈论自己的两点感受。结尾处呼应开篇,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小作者在谈感受的过程中,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对照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言之有据,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