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里的大作家——读《孤岛上的23堂写作课》
你害怕写作吗?那就读读这本书吧,它是两位作家多年写作经验的结晶,它告诉你写作其实很好玩。如果你热爱写作,那么更要读读这本书,它将助你走上作家之路。这本书就是《孤岛上的23堂写作课》,由意大利的帕多文尼高·巴卡拉里奥和亚历山德罗·加蒂共同创作,张皓舒翻译。
以问题引入,引起学生的共鸣,开头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作家费里尼和斯拉卡巴尔迪受邀前往小岛参加会议,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滞留在岛上,住进岛上唯一一家旅店——朗比科迪旅店。两位大作家与旅店小主人吉尔达就此相遇。
暴风雨影响了电路,突然的停电让电视播放的精彩的足球赛戛然而止,两个球迷作家如何度过漫漫长夜?百无聊赖时,吉尔达捧来一个上锁的神秘红盒,说盒子是当作家的埃瓦里斯通叔公留给她的,里面装着成为作家的全部必需品。于是,一场解密游戏开始了!
根据盒底一角的《一千零一夜》女主角的名字“Scheherazade”,两位大作家顺利破解出开锁密码:1001。随着盒子的打开,孤岛上的23堂写作课就此展开……
地图、镜框、标签……盒子里的23件被编号的小物品,都藏有写作密码,在两位大作家与小姑娘吉尔达的交谈中,23件物品一一被揭开神秘面纱。
比如,第1件物品是一面袖珍镜子。原来叔公通过镜子告诉吉尔达,写作前先要了解自己,列出自己的爱好清单,这样就能让爱好帮助自己找到要写的内容。
第5件物品是一个玩具士兵,特别之处在于,他扛的枪是弯的。它透露的信息是每个作品都要有一个英雄,一个不完美的英雄主人公,会让一切变得更加有趣。
一个简单的故事,盒子里的23件物品,揭示了23个写作真谛。
第21件物品是一把折叠小刀,它让我们明白少就是多,文章写完后,要学会切割多余部分,使内容更加浓缩。
盒子里的23件各具特色的小物品,就如23位大作家,源源不断传达出写作秘诀:从选材到构思,从主题的确定到风格的选定,从拟题到设计结尾,再到文章的修改……吉尔达就像玩解密游戏一般,不知不觉悟得写作的真谛。
这样的作文课让人耳目一新:教材是藏有密码的23件小物品;教室是旅馆,室外狂风暴雨,室内烛光摇曳,感觉神秘又温馨;授课者是两位大作家,他们引经据典——世界名著信手拈来,不时拿自己的创作实践现身说法,富有吸引力;闲聊的教学方式,让人轻松自在。不仅如此,两位大作家不时地揶揄、打趣、开玩笑,让课堂欢乐四溢。再加上美味餐点,让人的味蕾与心灵都获得满足。
上课过程中,两位大作家对吉尔达的评价在变化,他们由一开始提议吉尔达当作家,到后来盛赞她就是叔公的“翻版”。吉尔达也在不断成长,她由一开始的“妈妈说我会当作家”,到后来主动向大作家坦言“自己希望当作家”,可见,大作家的指点让她进步神速,让她的作家梦越发坚定。
作者精心构思,每个情节与人物的出场安排都极其讲究,即便如吉尔达爸爸安瑟默先生这样的次要人物。安瑟默先生的每一次出场,作者或让他改变故事节奏,或让他助推情节发展。如,他进来更换餐盘那次,虽只说了短短一句话,却让大作家解密“第8件物品”时获得灵感。
此书每章内容后面都安排有相应的练习,可以让读者进行写作操练,实用性极强。
与读者的互动,推荐好书。
小说的结尾也颇具艺术效果,费里尼用第23件物品——一把钥匙打开了储藏室里的另一个红盒子,盒子里装着叔公的一部手稿。吉尔达惊喜地说道:“我已经等不及要去读它了!”这样的结尾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亲爱的孩子们,相信你们此时也迫不及待想去读读这本书,那还等什么!
名师点评
开头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你害怕写作吗?”引入正文,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介绍这本书时,小作者不仅清楚地介绍了作者、译者等基本信息,还从书籍的内容、情节、思想启迪、实用价值等角度进行了详细介绍,夹叙夹议,使人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