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写好心理活动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五彩缤纷、令人难忘的,童年时期发生过很多趣事,生活丰富多彩,其中,有一些令我们记忆深刻,难以忘怀。正是经历了这些事情,我们的心理才逐渐成熟,变得懂事了,学习进步了,因此,写好自己的心理活动非常重要。想一想,哪一件事对自己触动最大?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触动?
一、确定写作材料
难忘的事,可能发生在学校,可能发生在家里,也可能发生在其他生活场景中。这些事情可能埋在自己心底,可能藏在某一张照片中,也可能记录在某一页日记里。打开自己的记忆之门,搜索一下,先确定好要描写的材料,让我们有东西可写。
二、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去写作
首先,记事作文一定要按照“记事六要素”去写,即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把握好六要素,事件才能写得清晰有条理。其次,从自己的视角出发,重点把心理描写写具体,通过心理描写把自己受到触动、感悟到自己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例如,《那一刻,我长大了》中的一段:
我和妹妹一人架着妈妈的一只胳膊往楼上走。这时,我才发现妈妈竟然这么轻,那她是怎么扛起沉重的面粉袋爬上六楼的?妈妈头上竟然有了成片的白头发,照片上十年前那个年轻可爱的姑娘哪儿去了?我才发现妈妈的眼角上长了一条“鱼尾巴”,而这条“小鱼”叫时间,它游过妈妈眼旁时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记。
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妈妈,然后有感而发,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具体细致地描述出来,读起来令人感动。
三、倒叙描写,吸引读者
我们在记叙一件事时,还可以采取倒叙的形式,可以把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提到文章开头叙述描写,例如:“那是个忘不掉的下午,我正做着很普通的事情——写作业。突然,电话响了!正是那个电话,让一个普通的下午发生了改变……”小作者把这一精彩的部分放在作文开头,自然引出了对过去事件的回忆。
也可以把事件的结果先写出来,然后再按时间顺序或地点转换叙述事件的过程。例如:“那是平凡的一天,2月22日。窗外阴雨绵绵,春天的气息吹到我面颊上。就是在那一天,我当姐姐了。”这是事件的结果,小作者把这个结果放在文章的开头,很自然地引出对一段往事的回忆。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和顺叙的转换要有过渡句或过渡段,做到衔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