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缩写

《景阳冈》缩写

武松在路上走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觉得腹中饥渴,看见一家酒店挑着一面旗子,上面写着:“三碗不过冈”。

开头缩写得简洁明了。

武松进店坐下后,叫了酒菜。店主给他倒了三杯酒,就不来筛了。武松问其原因,店主解释了“三碗不过冈”的由来。可武松不听,硬是要再喝,店主无奈,只好筛酒。武松一连喝了十八碗,喝完就准备上冈去,店主劝告他,说冈上有大虫,等明天凑齐二三十人再上冈。武松不听,执意要上冈。

高度概括。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以及店家是如何劝说的概括成了这一段话。

在冈下,武松看见了树上的告示,以为是店家的诡计,便继续走。又走了一段,看见了官府的榜文,才知冈上真的有大虫,也不好再退回去,只好硬着头皮上冈。

走了一程,武松酒力发作,浑身热起来了,看见一块大青石,便躺下来想睡一觉。忽然刮起一阵大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将武松一连串的打虎动作和老虎“扑”“剪”等动作都保留了下来,写得十分细致。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它前爪在地上按了按,往上一扑,从半空中蹿下来。武松一闪,闪到了大虫背后。大虫把腰胯一掀,武松闪到了一边,大虫吼了一声,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到了一边。大虫没抓到人,劲儿就泄了一半。武松抡起哨棒就打,打急了,一下打在树上,把哨棒给打折了。

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揪住它的顶花皮,使出吃奶的劲儿,对大虫拳打脚踢。大虫七窍流血了,武松还不放心,又拿起打折的哨棒把大虫打了一顿,使尽了平生气力,手脚都酥软了。

武松怕又跳出一只大虫来,自己打不过,急忙下冈去。

名师点评

这个缩写故事有三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如原文中写武松喝酒后上景阳冈,有三个自然段写了他的心理活动。缩写时,作者把次要部分用一两句话作了简要概括。二是把人物的语言写成叙述性语言。三是简化语言,去掉具体描写的部分。在写“武松打虎”这一重要情节时,对武松的动作、老虎的动作,都写得十分细致,而对其他枝干进行削减,这样做使得语言简洁明了,且不失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