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太极拳——三招太极抵御中年危机

不可思议的太极拳——三招太极抵御中年危机

《太极拳经》:“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太极拳是以《易》理为指导创造出的一种富有哲理性的高级导引养生拳术。它是介于动养生和静养生之间的一种绝佳的运动。太极拳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一。所谓一,即是太极阴阳开合。太极拳运动,可调和阴阳,刚柔相济,动静相兼,开合有度。

我曾追随武学泰斗高紫云先生门人和周潜川先生弟子廖厚泽等多位老师学习多年,结合中医养生理论,对太极拳的认识不敢说了然于心,但其阴阳是变化之根本这一点上,是有所体会的。无论太极拳有多少招式,其实都是阴阳变化的结果。因此我给太极拳下的定义无非就是一开一合两个式子。初学者可通过简单的开合动作入手,进而循序渐进。

“三招太极抵御中年危机”便是对太极拳养生保健作用的最佳诠释。此套动作是笔者师兄孔伯华嫡孙孔令谦应《时尚先生》杂志之邀撰写的一套保健功法,并且在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快乐健身一箩筐”栏目示范讲解过。此套功法简单易行,是他多年习练太极并结合中医养生理论以及当今社会都市人群的基本体质编创的。此套功法是由换气降压、疏通经脉和滋补肝肾三个简单动作组成。

——换气降压

具体方法:

1 自然站立,两手下垂,两脚与肩同宽,两腿微屈,呼吸自然,舌抵上腭;

1

2 两臂顺身体两侧弧线缓缓上抬,手背向上;

2

3 两手臂继续上抬至头部前额部;

3

4 两手沿头部、胸部中线缓缓收落至腹部,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心向里。

4

同步意念:在进行此段动作时,要以手领气,意想将大自然清新之气聚集在手掌中,然后从头顶进入体内,沿任脉下降,一直降到脚下后散开,就像冲淋一样,把体内浊气全部排出。

练习时间:此动作练习时应该避开吃饭时间,一般以餐前或餐后40分钟为宜。每次以5~10分钟为宜。

适应症状:头痛,眩晕。血压偏高,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或者经常出现四肢麻木,面红耳赤等症状。

——疏通经脉

具体方法:

1 自然站立,两手下垂,两脚与肩同宽,两腿微屈,呼吸自然,舌抵上腭;保持同步意念,意想大自然清新之气从眉心下降到腹部。

1

2 两手手心相对,两臂自身前缓缓上抬至胸前;意想两手中心相连,把意念聚焦在两手掌中心。

2

3 两手手心相对,分左右向身体两侧做开的动作;意想两手向外开,像拉皮筋般缓缓张开;此时腹部也随之张开,体内像充气的皮球一样充盈,呼吸自然。

3

4 两手手心相对,自身体两侧向胸前合拢,做合的动作,如此反复开合;当开到极限,无穷大时,意领手心向内合;合到无穷小,意想全身也随之闭合。

4

5 降气收功(即换气降压法)。

5

练习时间:同上。

适应症状:因为开合动作练习的主要是人体内的手三阳、三阴经脉以及人体周身关窍的开合,因此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强壮五脏六腑、调节人体三焦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对于心经、肺经、大肠经、小肠经和三焦经都有明显的疏通作用,适用于便秘、胸闷、两肋痛、气短等症状。

——滋补肝肾

具体方法:

1 自然站立,两手下垂,两脚与肩同宽,两腿微屈,呼吸自然,舌抵上腭;意想大自然清新之气自眉心沉降到腹部。

1

2 两腿微微下蹲,两手手心相对随之下沉;意想两手似水中捞月一样,将地气捧于手掌中。

2

3 双手像水中捞月一样随身体上升缓缓上提,提至腹部,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意想两手似水中捞月一样,将地气捧于手掌中。

3

4 两手手背向外,右手在下,左手按于右手上,轻按腹部徐徐向下,如此反复;意想将气装入腹中。

4

5 降气收功(即换气降压法)。

5

练习时间:同上。

适应症状:此动作最适合那些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纵烟纵酒的中年男性,可改善腰腿疼痛、疲乏无力、心悸失眠、阳痿、早泄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整套功法组合锻炼时间应以15~30分钟为宜,也可单独选择一个功法,练习时可根据情况和条件灵活掌握,但无论选择哪种锻炼功法,最后都要以降气收功法收功。

此上这套动作对每个人都很有帮助,具体一些,这套动作比较适合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的都市人群,如经常熬夜、烟酒过量、过食肥甘厚味,以及感觉身心疲惫、头痛、头晕、周身乏力、有“三高”趋势的人锻炼。年龄则以30岁以上者较为合适。

这三招太极动作的每个招式都有它的气脉循行,但这个气脉循行是通过长期锻炼,在你不知不觉中逐渐成就的,只要长期坚持,就会使周身经脉通畅,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寻医记

问:老师你好,我前几年患了关节炎,一直也没有治愈,平时也不敢剧烈运动,我想问一问,打太极拳对我这个病有益处吗?

答:一般来说,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疼痛、肿胀和屈伸不利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而常打太极拳可以促进关节的血液循环,能够促进机体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抵御疾病,延缓衰老。因此,常练太极拳对你这种病是大有裨益的。

问:我儿子今年22岁,最近总是腹胀、嗳气、厌食,并伴有泄泻。医生说他这是脾胃失常所致,我儿子从小就不爱吃中药,我想让他通过运动来调整,请问老师他该练什么运动呢?

答:你儿子这种情况,可能是胃气不降,脾阳不升,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的病理现象。当然最好还是吃药,也可以采取太极拳中的逆腹式呼吸法,如果病症不很严重,完全可以调整过来。

何为逆腹式呼吸法呢?逆腹式呼吸方法是一种能够增强人体气机顺畅、调节人体功能、平衡人体阴阳的一种呼吸练习方法,也是太极拳中的呼吸方法之一。

平时我们的呼吸特征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呼气时腹部凹进。而逆腹式呼吸方法则相反,体现在外形上的要求为:吸气时腹部凹进,而呼气时腹部突出;意识方面则要求在意识支配下完成这一过程。刚开始练习时感觉会很不习惯,也有很多人急于求成,忘却了它的形成规律和要点。逆腹式呼吸方法的正确练习应该是在意识支配下,加以外形的配合,逐渐使意识与动作相合,(内外相和)达于协调,形成于自然之中。这一形成过程的时间因人而异,但不会很久,一般以30天为宜。

问:我在练习太极拳时,总感觉手脚、胳膊发麻,就好像有小蚂蚁在身上爬一样,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那是“气”在运行的感觉,不要管它,也不要强为,它是在循经自然流淌,这是气血循经而行,气脉欲通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