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神经官能症,心理疏导最关键

治疗神经官能症,心理疏导最关键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什么是神经官能症?用现代医学解释就是因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以及生气和精神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组症状群。有些人到医院诊治,一听说自己患了神经官能症,反而愈发神经了。我曾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患者,皆是因为这个原因,觉得是盖棺定论了而愈发紧张,导致症状加剧。

从临床上讲,神经症分很多类型,患者自觉症状很多,如情绪不稳,烦躁焦虑,烦起来电视不能看,甚至听到别人说话都浑身难受,心慌、爱生气,易紧张,恐惧害怕,敏感多疑,委屈易哭,悲观失望无愉快感,不愿见人,不想说话,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看什么都不高兴,压抑苦恼,甚至自觉活着没意思,入睡困难,睡眠表浅,早醒多梦,身疲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但是经现代医学检查,身体各部又都很正常。

在中医学名词中,并没有神经官能症这个名字,依其症状可见于中医学不得眠、心悸、脏躁、郁证、百合病、虚劳等。中医学认为,神经官能症多与七情内伤、劳逸失调、病后失养有关。其机理表现在阴阳失衡、气机紊乱;而七情内伤、劳逸失调等都会导致脏腑功能失和、气机升降失常。

本病在临床治疗上应分虚实,实证以清热化湿、镇静安神为法,虚证多因血气不足,应以补气养血为主。据先辈孔少华临床观察,此类患者绝大多数是阴分不足、肝经有热和脾经有湿,三者所致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和。因此孔老治疗时根据不同症状以养阴、清热、化湿为主,加以安神等药物,效果非常满意。还有的患者因为症状不明显,属于病之轻者,用药调理一下,再辅以食疗、运动、自然疗法等手段,每每也获得很好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此类患者最怕用大补的药物或乱吃营养保健补品,越补越虚,所谓“虚不受补”。

因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区别,中医对于此类疾患的认识与现代医学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中医的每一病症指的是全身症状的综合表现,是整体地看待问题,而现代医学则以较突出的神志或躯体症状分类命名。因此,中医主要针对患者的症状,辨证施治,使阴阳平衡,脏腑功能顺畅。曾听一个朋友讲他父亲治疗一个腹痛的病人,病人主要症状就是一着急就腹痛,痛得不能站立,西医查了很久,没发现器质性病变,于是诊断此人是神经官能症,病人于是找他父亲看病,老先生看过后给病人开了个祛心火的方子,那方子里有鲜荷叶,麦冬,通草,生甘草。吃了五服腹痛就轻多了,再吃三服就好了。朋友很吃惊,问他父亲什么道理,老先生答道:“心火下移小肠”。

就此病而言,现代医学的心理疗法、暗示疗法等倒是与中医的整体看待问题比较吻合。从养生角度看待,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都可使身体功能发生紊乱,即阴阳失衡,且极易导致失眠。而长期失眠是阴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可采取一些情趣文化活动使自己的精神放松下来,做到张弛有度。一般来说,男性朋友可选择太极拳、女性朋友可选择瑜伽等身心双修的运动方式自我调节身心,使心态平和,心态平和了,气血也就顺畅了,气血顺畅了,即可防止此类疾患的发生。

此外,放松身心还可采取按摩疗法以及饮食疗法,这些疗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消除症状。比如说,用青茶10克,茉莉花、石菖蒲各6克,共研粗末,用沸水冲泡,随意饮用,每日1剂,就可改善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值得注意的是,采取服用安眠药的办法不是明智之举,反而会遮掩真实情况,使症状加剧。

寻医记

问:请问神经衰弱与神经官能症是一回事吗?

答:神经官能症包括癔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抑郁性神经症及神经衰衰弱等,可见,神经衰弱只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也就是说,神经官能症中包含了神经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