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塔拉斯金《牛津西方音乐史(高校版)》(2013年第一版)目录

理查德·塔拉斯金《牛津西方音乐史(高校版)》(2013年第一版)目录

(王嘉珮翻译)

第一章:西方音乐中最初的文本曲目:格里高利圣咏

音乐理论/历史想象/我们所知的基督教起源/圣格里高利的传说/礼拜仪式的发展:日课/弥撒经文/音乐记写:纽姆谱/阿雷佐的圭多/调式理论/赞美诗的运用:日课和弥撒/弥撒仪式概览/法兰克人对圣咏曲目的增补/圣歌、附加段和教仪剧/玛利亚交替圣歌/如何创作复调/“声音的协和”及概念变化/奥尔加农和迪斯康特/文本化音乐与口头传承的延续/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二章:中世纪中期的世俗及教堂音乐

特罗巴多/表演与口头文化/精英音乐:“密意诗”/特罗威尔/亚当·德·拉·阿莱与“固定形式”/地理扩散/关于乐器的注解/阿基坦修道院中心的复调/教堂—大学综合体系/将证据拼凑起来/可度量的音乐/增加一个声部的奥尔加农/巴黎圣母院的孔杜克图斯/经文歌:为智力及政治精英而作的音乐/“弗兰肯”记谱法/新“密意诗”/“佩特罗尼乌斯”经文歌/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三章 “新艺术”:十四世纪的音乐发展

数学音乐/关于音乐的音乐/建立蓝本:《福韦尔传奇》/等节奏/纪尧姆·德·马肖:诗人和音乐家/伪音/马肖和宫廷歌曲艺术/自上而下风格/马肖的《圣母弥撒》/卡农/“精致艺术”/“惬意的乐土”:十四世纪意大利本土音乐/“野鸟”牧歌/兰蒂尼和“巴拉塔”文化/作为政治展演的经文歌/纪尧姆·迪费的《最近玫瑰开放》/时代分期/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四章 岛屿和大陆:趋向泛欧风格

残缺的遗存/国王和战争的命运/邓斯泰布尔及其“英国样式”/迪费和假低音/迪费和班舒瓦/上流社会的国际主义/弥撒套曲/“首领”和四声部和声起源/仿真摹写/武装的人/“无处不在的模仿”/高、中、低地/英国人持续走高/米兰人还在走低/爱情歌曲/器乐曲谱被印刷出来/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五章 完美的艺术:十五世纪晚期和十六世纪的教堂复调

一位诗人诞生了,而非造出来的/若斯坎的生涯/一部模范性杰作/模仿/事实和神话/一切尽知/“后若斯坎”一代/阿德里安·维拉尔特/新器乐音乐/帕莱斯特里纳和全基督教传统/延续传统/帕莱斯特里纳的《马切利教皇弥撒曲》和主教/自由和限制/“通向帕耳那索斯山的阶梯”/完美的替代物/不从国教的威廉·伯德/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英国人/反抗的音乐/风格改进的巅峰(和限制)/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六章 完美过后:改变的压力

新教改革/路德教众赞歌/天主教的回应:反宗教改革/复合唱和“协奏性”音乐/管弦乐配器艺术诞生了/音乐印刷商和他们的受众/意大利本土歌曲/“巴黎”尚松和描绘性音乐/奥兰多·迪·拉索:国际化标志/文学革命和牧歌的回归/悖论与矛盾:晚期意大利牧歌作曲家/为眼睛而作的音乐/回到群山的另一边:英国牧歌/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七章 人文主义和歌剧的诞生

人文主义的压力/表现风格/“幕间剧”/独唱挽歌变革/重访牧歌和咏叹调/“音乐故事”/歌剧习俗:听到的与听不到的/蒙特威尔第:从宫廷到商贸/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豪华盛典/蒙特威尔第在威尼斯/歌剧和它的政治/狂欢节的演出:《波佩亚的加冕》/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八章 音乐旅行: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英格兰的发展趋势

管风琴大师:弗雷斯科巴尔迪、斯韦林克和其他人/路德教改编曲:众赞歌帕蒂塔和众赞歌协奏曲/废墟:德国、三十年战争和海因里希·许茨/“奢华风格”/回到战争中的德国/贾科莫·卡里西米:清唱剧和康塔塔/芭芭拉·斯特佐兹:演奏家和作曲家/法国的品味:感觉与知觉/“抒情悲剧”:赞助的政治/作为宫廷仪式的戏剧/吕利的《阿提斯》,国王的歌剧/让-菲利普·拉莫/詹姆士六世及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假面与搭配音乐/普赛尔的《狄多和埃涅阿斯》和英国歌剧的问题/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九章 意大利统治的高峰:正歌剧和意大利协奏曲风格

正歌剧和它的创造者/歌剧和它的众多改革:新古典主义/梅塔斯塔西奥/与梅塔斯塔西奥相关的作品/歌剧文化与政治/阿尔坎格罗·科雷利和新调性实践/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五百首/音乐模仿自然:维瓦尔第的《四季》/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十章 1685一代(Ⅰ):巴赫和亨德尔的器乐音乐

职业生涯与生活方式:首先是亨德尔/巴赫的职业生涯/众赞歌前奏曲/赋格/《平均律键盘曲集》/为巴赫所吸收的根源:弗洛贝格尔和其他人/巴赫的组曲/统一或双重:装饰的艺术/风格杂交: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亨德尔的器乐音乐/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十一章 1685一代(Ⅱ):巴赫和亨德尔的声乐音乐

崇高的娱乐/亨德尔的《弥赛亚》/“借用”/巴赫的康塔塔/把死亡谱入音乐/音乐为了什么/巴赫的“遗嘱”/被诅咒的问题/终于到了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十二章 十八世纪中叶的风格转变:从巴赫的儿子到喜剧风格

小巴赫们/“情感风格”:C.P.E巴赫/超越文字——又重拾文字/伦敦巴赫:约翰·克里斯蒂安/音乐中的社交性/幕间剧/“傻瓜的战争”——乔瓦尼·巴蒂斯塔·佩戈莱西/舞台上演唱的小说——尼科洛·帕格尼尼/高尚的简约——克里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什么是启蒙运动?/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十三章 音乐会生活的提升:海顿

现代音乐会生活的出现/曼海姆乐队:“将军军队”/海顿:完美的生涯/海顿在埃斯特哈齐家族的时光/期待与偏离:创造音乐意义/弦乐四重奏和协奏曲/交响曲作曲家/奏鸣曲式/第104交响曲“伦敦”/巅峰之作:《创世纪》/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十四章 作曲家的声音:莫扎特

早期歌剧/“达·蓬特”歌剧/莫扎特的最后两部歌剧/为艺术而艺术?——莫扎特的交响曲/“交响”协奏曲诞生了/市场中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G大调钢琴协奏曲》(K.453)/公共和私人体裁/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十五章 浪漫主义的出现

美丽的与崇高的/博物馆文化的到来/贝多芬VS“贝多芬”/音乐的神圣化/音乐的世纪/民族主义:我、我们和他们/作为全世界价值观的德国音乐价值观/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十六章 贝多芬

生平与作品、分期与风格/早期贝多芬/灾难/“英雄”/《菲岱里奥》/《第五交响曲》与“命运”/“写情多于写景”:《田园交响曲》/贝多芬在维也纳时期的音乐会生活/抗争与胜利/声誉提升与创作减少/晚期贝多芬/内省:晚期弦乐四重奏/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十七章 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和韦伯时代的歌剧

罗西尼的风行/罗西尼的惯例:序曲/一团乱麻:喜剧性终曲/内心抽动:严肃的咏叹调/温琴佐·贝利尼和美声唱法/加埃塔尔·多尼采蒂/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卡尔·玛利亚·冯·韦伯的《自由射手》/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十八章 私人艺术:舒伯特与内在心灵

利德长大了/赫尔德、语言和民族/民歌、民俗和民间故事/抒情诗和叙事诗/舒伯特与歌德/沙龙文化与舒伯特圈子/舒伯特:艺术的一生/灾难/同时代人对舒伯特音乐的了解/跨越边缘/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贝多芬去世以后/舒伯特的最后两首歌曲/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十九章 浪漫主义奇观:从炫技到大歌剧

魔鬼小提琴家:尼科洛·帕格尼尼/“钢琴界的帕格尼尼”:弗朗茨·李斯特/通过改编让音乐变形/李斯特的音乐会/巴黎舞台上的精彩演出/丹尼尔-弗朗索瓦-埃斯普雷利·奥柏的《波尔蒂契的哑女》/歌剧与革命/资产阶级国王/难以预料的接受情况/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二十章 文学音乐家

柏辽兹的文学三部曲/柏辽兹的《第一交响曲“幻想”》/遵循“固定乐思”/富于鉴别力的浪漫主义者/惊人的门德尔松/门德尔松的《圣保罗》和公民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的种族转弯/舒曼与文学/字母的音乐/舒曼的《幻想曲》(作品17号)/舒曼的“歌曲年”/舒曼的晚年/天才内秀:范尼·门德尔松·亨塞尔和克拉拉·维克·舒曼/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二十一章 音乐进出口

肖邦的生涯:从华沙到巴黎/沙龙音乐的巅峰/肖邦式小品/作为媒介的民族主义/美国的加入/艺术和民主/俄罗斯:新来的人/民族印记和民间曲调/米哈伊尔·格林卡/获得智慧赫梅利/橡子如何扎根/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二十二章 世纪中叶的音乐政治:历史主义和新德意志乐派

历史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新德意志乐派/“未来的音乐”/绝对音乐/李斯特的交响诗/其“真实”意思为何?/协奏曲的变形/体裁困惑:再看柏辽兹/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二十三章 1813一代:瓦格纳和威尔第

艺术与革命:瓦格纳的早期生涯/以想象中的过去为范本的未来艺术作品/从理论到实践:《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的主导动机/歌词、乐队和剧场/终极体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一个属和弦可以延展到多远?/生活和艺术:超越善恶/最后的歌剧:《帕西发尔》/威尔第:坚持意大利传统/早期威尔第:桨帆船岁月/“万岁,威尔第!”:意大利统一运动的政治/流行风格:“飞翔吧,思想”/莎士比亚式的悲喜剧/《游吟诗人》和《茶花女》/《弄臣》:作为现代戏剧的歌剧/职业成为使命/把玩之杰作:《法尔斯塔夫》/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二十四章 斯拉夫的和谐与不和谐

捷克人在异国/《我的祖国》/曲调的命运:从民歌到赞美诗/国内外的竞争声誉/斯拉夫的不和谐/“强力集团”音乐/穆索尔斯基的现实主义/艺术与专制/《鲍里斯·戈杜诺夫》的加冕场景/《鲍里斯·戈杜诺夫》的修改/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罗斯交响曲/音乐自传?/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二十五章 音乐博物馆与交响曲的回归

新的音乐厅和管弦乐队/博物馆文化的凯旋/“新路径”: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交响曲的尝试/勃拉姆斯的室内乐和“展开性变奏”/合唱的名声/创造传统/通过批评获胜/和解与反弹/作为圣礼的交响曲/安托宁·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的德沃夏克/一位美国人的回应/战争为法国带来了交响曲/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二十六章 戏剧性的替代品:异国情调,轻歌剧和“真实主义”

定型他者:“东方主义”/比才的《卡门》/俄罗斯的东方主义/古诺的抒情歌剧/奥芬巴赫与关于歌剧的歌剧/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和维也纳轻歌剧/英国的吉尔伯特和沙利文/意大利“真实主义”/创新与流行:“卡农”对抗“剧目”)/普契尼的崛起/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二十七章 早期奥地利-德国现代主义:马勒、施特劳斯和勋伯格

现代环境/极繁主义/古斯塔夫·马勒:指挥家与作曲家/马勒的利德/从交响诗到《第一交响曲》/极繁的交响曲/“打倒程式化!”/晚期作品/理查·施特劳斯/极繁歌剧/阿诺尔德·勋伯格/新的综合体/表现成为“主义”/“不协和音的解放”/无调性:“另一个星球的空气”/《期待》/在另一个极端:无调性微缩模型/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二十八章 法国的现代主义

瓦格纳崇拜与驱邪/逃离固守:埃里克·萨蒂/克洛德·德彪西的早期/《帆》:帆和、或面纱/印象主义与象征主义/德彪西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法国精髓:福雷和法国艺术歌曲/莫里斯·拉威尔/女性的新可能性/芭蕾:缺失的体裁/寻找到了芭蕾的理论家/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和《普尔钦奈拉》/《春之祭》/令人震惊的反应/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二十九章 民族的纪念碑

让·西贝柳斯/英国/西班牙/民间和现代的合成:贝拉·巴托克/民俗/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和乔治·埃内斯库/最年长的现代主义者:莱奥什·亚纳切克/说话小曲/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从表达到揭露/神秘物质与和弦叠置/查尔斯·艾夫斯/接受的术语/“行为”和“物质”:《和谐奏鸣曲》/乡愁/社会承诺/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三十章 新古典主义和十二音音乐

新古典主义/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之路/斯特拉文斯基《八重奏》中的音乐/《八重奏》中的一些观念/象牙塔/探寻乌托邦:勋伯格和十二音技法/赋予音乐新的规则/再次回到巴赫/阿尔班·贝尔格的十二音浪漫主义/象征:安东·韦伯恩/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三十一章 两次战争之间的潮流:咆哮的二十年代

欧洲的“爵士”:巴黎人在美国/寻找“真实的”美国:美国人在巴黎/叮砰巷和音乐剧/格什温的“现代音乐的实验”/超现实主义:萨蒂的《游行》(parade)/新潮流:六人团/从主题到风格:超现实主义者的“古典主义”/美国的超现实主义/在魏玛共和国的音乐/阿尔班·贝尔格的《沃采克》/政治行为中的音乐/从维也纳到好莱坞:歌剧死了?/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三十二章 苏联和西欧的音乐和极权主义

苏联的崛起/苏联的音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者的教义/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有争议的阅读:《第五交响曲》/回到俄罗斯: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和新意大利的音乐创作/纳粹德国的音乐/一名的多样性/青年一代的文化/灰色阴影:哈特曼、韦伯恩、斯特劳斯/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三十三章 美国和欧盟的音乐与政治

埃德加·瓦雷兹/微分音:割裂半音/新声音,新器乐,新定音/美国左翼的动乱/阿隆·科普兰和政治/美国的爱国主义作品/伟大的美国交响曲/可选择的替代方案/世纪中叶的歌剧/本杰明·布里顿/一个现代的非英雄主角:布里顿的《彼得·格赖姆斯》/“作曲家的责任”/奥利维埃·梅西安:“不可能性之魅力”/梅西安的《“末日”四重奏》/信仰,自然,色彩和节奏/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三十四章 从零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音乐

零时:对艺术的影响/趋向整体序列主义:奥利维埃·梅西安的《时值与力度的模式》/达姆施塔特/不确定性:约翰·凯奇和“纽约乐派”/为预制钢琴所作的音乐/静默/“许可”:凯奇的影响/保护神圣不可侵犯性:莫顿·费尔德曼/转变形式主义,美国风格/电子业:旧梦成真/具体音乐对电子音乐/新技术的传播/电子业和实况音乐/历史中的音乐:艾略特·卡特/卡特的晚年生涯/“谁管你听不听?”/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三十五章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变化

年轻一代的音乐:摇滚/英国的入侵:披头士/一个新挑战/摇滚乐变成了“摇滚乐”/简约主义的崛起/拉蒙特·扬/特里·赖利的《在C音上》/“古典的”简约主义:史蒂夫·莱希/菲利普·格拉斯/《爱因斯坦在沙滩上》/游戏变了/神圣简约主义者/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

第三十六章 汇流:千年之末

竞争的观念/冷战结束/后现代景况/拼贴和混杂/穿越时间和空间:乔治·克拉姆/逆向转化/苏联音乐的结束/政界元老/数字革命/表演艺术/古典音乐所谓的死亡/约翰·亚当斯和《尼克松在中国》/一种新的灵性/总结/思考问题/关键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