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塔拉斯金生平年表
理查德·塔拉斯金生平年表

1945年 出生于纽约的俄裔美国家庭,少时学习大提琴,曾就读于纽约音乐艺术高中,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俄语和音乐。
1965年 以优异成绩获得学士学位。
1968年 硕士毕业,硕士论文《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斯塔索夫:艺术官员》(Vladimir Vasilievich Stasov:Functionary in Art)获哥伦比亚大学英语和比较文学系本奈特奖(Benet Price)年度人文学最佳论文奖。
1968—1973年 指挥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合唱队。
1971—1972年 作为交换生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研究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俄罗斯歌剧。
1975年 凭借博士论文《俄罗斯的歌剧与戏剧: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作为宣传和实践》(Opera and Drama in Russia:As Preached and Practiced in the 1860s)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
1976年 获得历史音乐学方向博士学位。
1977年 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78年 指挥合唱队所录制奥克冈《短拍弥撒曲》,获美国音乐学协会的诺亚绿堡奖(Noah GreenbergPrize)
1979年 发表论文《俄罗斯的歌剧与戏剧:以谢罗夫的朱迪丝为例》(Opera and Drama in Russia:The Case of Serov's Judith),《美国音乐学协会期刊》第32卷。
1980年 论文《俄罗斯的歌剧与戏剧:以谢罗夫的朱迪丝为例》获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奖(Alfred EinsteinAward)。
1975—1983年 指挥无伴奏新合唱团,录制唱片共15张。
1978—1983年 为欧尼·索尔特(OgniSorte)出版社整理8部俄罗斯音乐作品。
1980年 发表论文《“春之祭”中的俄罗斯民间旋律》(Russian Folk Melodies in“The Rite of Spring”),《美国音乐学协会期刊》第33卷第3期。
1981年 博士论文《俄罗斯的歌剧与戏剧: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作为宣传和实践》经修改后由UMI研究出版社出版。
1982年 发表论文《让音乐自己说话:有关音乐学与表演的反思》(On Letting the Music Speak for Itself:Some Reflections on Musicology and Performance),《音乐学期刊》第1卷第3期。
1983年 为欧尼·索尔特(Ogni Sorte)出版社整理威廉·劳斯(William Lawes)的中提琴组曲。发表论文《本真运动可能成为一场实证主义的清洗,学究而非人性》(The Authenticity Movement Can Become a Positivistic Purgatory,Literalistic and Dehumanizing),《早期音乐》第12卷第1期。与音乐学家皮埃罗·维斯(Piero Weiss)合著《西方世界的音乐:文献中的历史》(Music in the Western World:A History in Documents)。
1984年 发表论文《关于俄罗斯音乐的历史与历史编纂学的一些思考》(Some Thoughts on the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of Russian Music),《音乐学期刊》第3卷第4期。
1985年 就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音乐系“1955课程”主席。
1986年 发表论文《安东尼·布斯诺与“武装的人”传统》(Antoine Busnoys and the“L' homme armé”Tradition)。
1987年 获登特奖章(DentMedal)。
1988年 获泰勒奖(ASCAP—Deems Taylor Award)。发表论文《当下的过去与过去的当下》(The Pastness of the Present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Past)。
1989年 发表论文《抵制第九》(Resisting the Ninth),《19世纪音乐》第12卷第3期。
1990年 为欧尼·索尔特(OgniSorte)出版社编订了一部安东尼·布斯诺(AntoineBusnoys)的拉丁文作品。
1993年 出版文集《穆索尔斯基:八篇文章及一篇后记》(Mussorgsky:Eight Essays and anEpilogue),普里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文集《俄罗斯的歌剧和戏剧: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作为宣传和实践》(第二版)。发表论文《向谁回归?作为意识形态的新古典主义》(Back to Whom?Neoclassicism as Ideology)发表于《19世纪音乐》第16卷第3期。
1995年 出版文集《文本与表演》(Text and Art),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6年 出版文集《斯特拉文斯基和俄罗斯传统研究:一部以玛芙拉为切入点的音乐作品传记(两卷本)》(Stravinsky and the Russian Traditions:A Biography of the Works through Mavra,1 and 2 vols),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获美国音乐学协会的奥托奖(Otto Kinkeldey Prizes)及泰勒奖(ASCAP—Deems Taylor Award)。
1997年 出版文集《以音乐定义俄罗斯:历史与诠释学论文集》(Defining Russia Musically:Historical and Hermeneutical Essays),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 发表论文《生成的谬误》(The Poietic Fallacy)发表在《音乐时刊》第145卷第1886期。
2005年 出版《牛津西方音乐史》(六卷本)(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6 vols.),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年 《牛津西方音乐史》(六卷本)获美国音乐学协会的奥托奖(Otto Kinkeldey Prizes)。发表论文《洗澡水里泡着婴儿吗?》(Is There a Baby in the Bathwater?(PartⅠ—Ⅱ))(论音乐之自律)发表于《音乐学档案》第63卷第3期。
2008年 《西方世界的音乐:文献中的历史》第二版(Weiss,Piero and Richard Taruskin.Music in the Western World:A History in Documents.2nded.)出版。
2009年 出版文集《音乐之危:以及其他反乌托邦的论文》(The Danger of Music:And Other Anti—Utopian Essays),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文集《关于俄罗斯音乐》(On Russian Music),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表论文《后记:“未沾血腥”?》(Afterword:Nicht blutbe fleckt?),《音乐学期刊》。同年,《牛津西方音乐史》(五卷本,不再有单独的索引与年表卷)出版,后于2013年再版。
2010年 出版《牛津西方音乐史》第二版(五卷本)(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2nd ed.,5 vols.),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2年 出版塔拉斯金《牛津西方音乐史》缩编本(高校版)(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College Edition)第一版,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3年 与R.P.休斯(R.P.Hughes)、T.A.考斯特(T.A.Koster)共同编辑S.卡林斯基《来自暴力与谎言的自由:关于俄罗斯诗歌与音乐的文集》(Freedom from Violence and Lies:Essays on Russian Poetry and Music),学术研究出版社出版。
2014年 与M.A.斯玛特(M.A.Smart)共同编辑W.J.艾伦布鲁克(W.J.Allanbrook)的遗稿《世俗的喜剧:十八世纪晚期音乐中的滑稽模仿》(The Secular Commedia:Comic Mimesis in Late Eighteenth—Century Music),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退休。
2016年 出版文集《在地与海外的俄罗斯音乐:新文集》(Russian Music at Home and Abroad:New Essays),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7年 获日本艺术与哲学(音乐)领域的京都奖(Kyoto Prize)。6月9至11日,上海音乐学院召开“塔拉斯金《牛津西方音乐史》研究方法及史学观念”研讨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出版《牛津西方音乐史》缩编本(高校版)第二版,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