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的未来路

第五节 诗情画意的未来路

在阿布都热合曼9岁前,从没离开过他生活的村子。农村广阔的天地就是他嬉闹的场所,每天除了学习、放羊、帮妈妈干活之外,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里嬉戏追逐,在小河里游泳捉鱼,在大树下打闹跳房子,在房前屋后用泥巴自制的枪做游戏。这样的生活简单,自由自在,开心欢乐。但也限制了一个孩子对未来和世界的想象,对于童年的阿布都热合曼来说,他的世界只有眼前这方圆几十公里那么大。

有一天,阿布都热合曼的爸爸要去县城一个朋友家里做客,问阿布都热合曼去不去。阿布都热合曼一听高兴极了。第二天一早,阿布都热合曼的妈妈为他穿上干净整齐的衣服,牵着爸爸的手,兴奋地进城了。

阿布都热合曼还第一次乘坐了电梯。看着这个被人召唤来召唤去,还能把人送上来送下去的机器,他用了一个上午好奇地不停地乘坐电梯上上下下,把电梯里的数字键每个都按了一遍,一下子坐了几十趟电梯。

到了晚上,看着城市里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的灯光,阿布都热合曼忍不住向爸爸发问:“爸,城市里为什么这么浪费,屋子外面还要那么多灯,在农村,屋子外面一个灯都没有,就是屋子里也不能随便一直都亮着灯,妈妈说节约用电,天黑了屋子才点灯,是不是因为我们农村很穷。”

不知道当时的阿布都热合曼父亲是如何回应自己孩子那数不清的好奇心的,但对于当时的阿布都热合曼来说,这绝对是一次人生中“开辟鸿蒙”般的一次进城经历。在县城的那个晚上,他激动得睡不着。

虽然这是阿布都热合曼第二次进城,但他仍然兴奋了很久,回到村子里,他几乎向每个他所遇到的人——同学、叔叔、老师等,说起在城里的所见所闻,每每讲起城里的见闻,都激动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豪情满怀。

在小阿布都热合曼看来,只看到县城的商场、电梯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睁大眼睛去看外边的世界。

第一次坐电梯的新奇,让他知道了历史上有一个名人李鸿章,他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随着人类社会从野蛮、蒙昧走向文明,当时故步自封的清朝处于一种蒙昧状态,对世界的发展完全不知情,在广袤的土地上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井底之蛙的心态是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和中国人的自我觉醒,推动着中国打开国门,走向更远更广阔的天地。

李鸿章出访美国,领略了很多人生第一次。当美国记者询问他最难忘的见闻时,李鸿章的回答是摩天大楼,他从来没有见过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并认为当时中国暂时建不出如此之高的水泥森林。

和慈禧太后第一次见自行车和灯泡的惊讶情形一样,李鸿章第一次在美国乘坐电梯时,也感到非常困惑,他不知道电梯的具体功能和公用属性,和接待的人讲道:“你们这个房间实在太小了,连椅子都难以放下”。

一时弄得接待人员哭笑不得,只能耐心地给李鸿章讲解电梯的结构以及作用。李鸿章对电梯的误解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深处,他感受到西方科技的先进之处,也体会到中西之间的科技差距。

在李鸿章面前,一边是封建落后的大清朝,一边是科技发达的现代化美国,两个完全不同的景象同时展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李鸿章受到极大震撼,于是在回国之后,他便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师夷长技”之路,亲自主持修建中国铁路、建造工业设备制造工厂,还试图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军队。

如今人工智能、无人机技术、超级运算、航天航空等迅猛发展,中国的科技已经敢于和西方技术比肩,与君一曲,万事皆已启幕。

中国早已不是如李鸿章对科技一无所知的白丁时代,世界已经看到中国科技独有的魅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不曾见过天地,何曾知道自己的渺小;不曾见过众生,何曾知道生命的多彩?唯有打开眼界,走出狭隘空间,你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未来的世界有多梦幻!

正是这次进县城的经历为幼小的阿布都热合曼打开了一扇窗。从此以后,阿布都热合曼充满了对城市的向往。